預算工作體現黨和國家意志。11月7日,中央第三次深改委會議就國有資本投資預算問題提出把國家安全作為第一位,顯示出面臨經濟戰的備戰特色。國有企業國有資本的投資關系到國家的經濟發展戰略去向。目前,中美競爭在經濟戰、科技戰、貿易戰、金融戰、輿論戰等領域展開。安全問題被排到了國有資本投資的第一位,是在這個背景下發生的。
習近平總書記11月7日下午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三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進一步完善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制度的意見》《關于健全自然壟斷環節監管體制機制的實施意見》《關于加強專家參與公共決策行為監督管理的指導意見》。這三個文件是與國企有密切關系的。
會議強調,預算工作要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發揮集中力量辦大事的體制優勢,聚焦推進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推動國有資本向關系國家安全、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集中,向關系國計民生的公共服務、應急能力、公益性領域等集中,向前瞻性戰略性新興產業集中,更好地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
這里提出“三個集中”。顯然第一個集中是主導與支撐作用。國有資本經濟結構與國有資本的調整始終是國有企業改革與發展的中心環節。投資去向表明國有資本的發展方向,體現著國家意志。“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集中”是多少年的老提法。2021年開始出現國有企業向戰略安全、行業引領、國計民生和社會服務領域的提法,雖然提了,但是國企一直沒有做到,甚至沒有進入角色。國資委考核長期以經濟效益為第一位。對于國計民生和社會服務都需要有考核標準,目前似乎只是喊喊而已。
Part.2
值得重視的“國家安全”“應急能力”兩個詞
把國家安全放在第一位,高于一切的位置。國家安全工作應當統籌內部安全和外部安全、國土安全和國民安全、傳統安全和非傳統安全、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意味著需要保衛與維護這種安全,它有特殊的意義。當然,首當其沖的是國家層面的安全,是經濟層面的安全。
“應急能力”,是發生緊急情況時的國企應急能力。包括自然災害,社會局勢,當然包括戰爭。前一階段,輿論上出現國企成立武裝部,便是在這種背景下的一種考慮。在關鍵的時候國企要穩得住,拉得出,打得響,應對緊急情況在轉危為安中發揮頂梁柱與主力軍作用。
一個是把國家安全放在第一位,一個是應急能力,都是屬于國企功能提出來,這兩條明顯的具有經濟戰的特點。
新一輪的國企改革提出了兩個核心問題,國有企業的核心功能和核心競爭力。國有企業的核心功能是基礎,競爭力是能力,基礎比能力更重要,要國企干什么的,干得怎么樣,是這一輪國企改革的重點。“國家安全”“應急能力”兩個詞,都屬于核心功能范圍。
對國有資本的安全問題放在第一位的提法,是在七月份地方國資委半年工作會議中提出來的。1月12日國務院國資委召開地方國資委負責人會議。會議強調的口徑是,持續推動國有資本向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集中。到了7月25日,國務院國資委舉辦地方國資委負責人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研討班。會議強調“三個集中”,堅守主責、做強主業,當好“長期資本”“耐心資本”“戰略資本”。那一次提法已經引起社會的關注,這是戰略性綱領性的指引。但是,只是國資委系統這么講的,只是在口號上提出來而已。估計那時候是上面剛剛明確這個提法,事實上。很多問題是國資委職能本身是做不到的,其權限做不到。但是上面說了,則要表態。
Part.3
防止利用壟斷優勢向上下游競爭性環節延伸
會議指出,電力、油氣、鐵路等行業的網絡環節具有自然壟斷屬性,是我國國有經濟布局的重點領域。要健全監管制度體系,加強監管能力建設,重點加強對自然壟斷環節落實國家重大戰略和規劃任務、履行國家安全責任、履行社會責任、經營范圍和經營行為等方面的監管,推動處于自然壟斷環節的企業聚焦主責主業,增加國有資本在網絡型基礎設施上投入,提升骨干網絡安全可靠性。要對自然壟斷環節開展壟斷性業務和競爭性業務的范圍進行監管,防止利用壟斷優勢向上下游競爭性環節延伸。
自然壟斷是合理的,需要你壟斷才壟斷。如果壟斷向競爭領域的發展,向上下游競爭性環節延伸,尤其是向非主業發展,就失去了壟斷的意義,也沒有必要。
Part.4
要從百年大變局與黨的二十大精神的角度來看
我們看國企改革會發展,一定要從百年大變局的角度來看,要從黨的二十大精神的角度來看。這是黨的二十大以后的一個重大變化。我們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準,我們的做法才會正確而有力,才會和中央的意圖相一致。我們的國企改革和發展,站在國家的角度看問題,我們才能及格。似乎,我們對國家安全投資的研究,也遠遠不夠。
(圖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四川省商務青年企業家聯合會以助力四川經濟發展新格局,引領企業品牌發展新經濟作為本會核心服務,是企業與政府、企業與行業、企業與社會之間的橋梁和紐帶,是全省優秀青年企業家的“孵化器”和“大本營”。
申請加入青商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