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省委、省政府出臺《關于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拿出一系列“真金白銀”的政策舉措助力我省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記者聯系四川省縣域經濟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對《意見》中相關政策措施進行權威解讀。解讀將分財稅篇、金融篇、產業和企業篇、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篇、用地保障篇、人才保障篇等6個篇章進行,敬請垂注。
政策點擊:建立稅收收入增長與均衡性轉移支付協調機制,省財政在計算均衡性轉移支付時,對縣級稅收收入增幅超過平均增幅20%的部分,不計入標準財政收入。健全縣級基本財力保障獎補機制,對縣級自身財力不能滿足基本標準支出的算賬缺口,省財政給予兜底補助。實施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獎勵政策,支持推進新型城鎮化。
權威解讀:建立稅收收入增長與均衡性轉移支付協調機制的政策,主要為了鼓勵縣級發展經濟、培植稅源、努力增收,避免因發展快、增收多影響轉移支付。2019年,省財政在測算分配均衡性轉移支付時,已將縣級稅收收入增幅超過平均增幅20%的部分,從標準財政收入中予以扣除,相應擴大標準收支缺口,加大支持力度,提升縣級財政保障能力。
健全縣級基本財力保障獎補機制的政策,主要是為了保障縣級政府實施公共管理、提高基本公共服務水平以及落實基本民生政策的財力需要。近年來,省財政以“保工資、保運轉、保基本民生”為目標,全面推進縣級基本財力保障機制建設,對縣級自身財力不能滿足基本標準支出的算賬缺口給予兜底補助,切實增強縣級財政保障能力。2019年,已下達獎補155.2億元,待中央增量資金下達后,將繼續對縣級給予支持。
實施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獎勵政策,主要是為了增強縣級政府落實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政策的財政保障能力,逐步使農業轉移人口與當地戶籍人口享受同等基本公共服務,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獎勵資金,是根據農業轉移人口實際進城落戶以及地方提供基本公共服務情況,并適當考慮農業轉移人口流動、財政困難程度等因素進行測算分配,向吸納農業轉移人口進城落戶多、提供基本公共服務水平高的地區傾斜。資金由各地統籌用于農業轉移人口義務教育、勞動就業、基本養老、基本醫療衛生、困難群眾基本生活救助等基本公共服務支出,以及增強社區能力和城市基礎設施運行維護等方面。2019年,省財政下達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獎勵資金24.67億元。
政策點擊:落實企業從事國家重點扶持的公共基礎設施項目享受“三免三減半”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落實西部大開發、民族自治地區企業所得稅減免、易地扶貧搬遷等稅收優惠政策,吸引社會資本進入貧困地區,支持貧困地區產業轉型升級。落實金融機構小額貸款利息收入增值稅優惠、金融機構農戶小額貸款利息和保險公司種養殖業保費減計收入企業所得稅優惠等支持農村金融發展的稅收政策。
權威解讀:按照《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執行公共基礎設施項目企業所得稅優惠目錄有關問題的通知》(財稅〔2008〕46號)規定,對企業從事《公共基礎設施項目企業所得稅優惠目錄》內項目投資經營的所得,符合相關條件和技術標準及國家投資管理相關規定,自該項目取得第一筆生產經營收入所屬納稅年度起,第一年至第三年免征企業所得稅,第四年至第六年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其中:國家重點扶持的公共基礎設施項目,是指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2008年聯合發文公布的《公共基礎設施項目企業所得稅優惠目錄》規定的港口碼頭、機場、鐵路、公路、城市公共交通、電力、水利等項目。企業承包經營、承包建設和內部自建自用項目,不得享受該項企業所得稅優惠。依照規定享受該項減免稅優惠的項目,在減免稅期限內轉讓的,受讓方自受讓之日起,可以在剩余期限內享受規定的減免稅優惠;減免稅期限屆滿后轉讓的,受讓方不得就該項目重復享受減免稅優惠。優惠辦理采取“自行判別、申報享受、相關資料留存備查”的方式。
按照《財政部海關總署國家稅務總局關于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有關稅收政策問題的通知》(財稅〔2011〕58號)規定,對設在西部地區的鼓勵類產業企業減按1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其中:鼓勵類產業企業是指以《西部地區鼓勵類產業目錄》中規定的產業項目為主營業務,且其主營業務收入占企業收入總額70%以上的企業。優惠辦理采取“自行判別、申報享受、相關資料留存備查”的方式。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第二十九條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九十四條規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對本民族自治地方的企業應繳納的企業所得稅中屬于地方分享的部分,可以決定減征或者免征。其中:民族自治地方,是指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的規定,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自治區、自治州、自治縣;自治州、自治縣決定減征或者免征的,須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準;對民族自治地方內國家限制和禁止行業的企業,不得減征或者免征企業所得稅。
按照《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易地扶貧搬遷稅收優惠政策的通知》(財稅〔2018〕135號)規定,易地扶貧搬遷方面共有“對安置住房建設和分配過程中應由項目實施主體、項目單位繳納的印花稅,予以免征”“對安置住房用地,免征城鎮土地使用稅”等7項具體政策。城鎮土地使用稅、印花稅優惠實行“自行判別、申報享受、有關資料留存備查”的辦理方式,契稅優惠實行備案制管理。
按照《財政部稅務總局關于支持小微企業融資有關稅收政策的通知》(財稅〔2017〕77號)規定,對金融機構向農戶、小型企業、微型企業及個體工商戶發放小額貸款取得的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稅。其中:小型企業、微型企業,是指符合《中小企業劃型標準規定》(工信部聯企業〔2011〕300號)的小型企業和微型企業。優惠辦理:金融機構應將相關免稅證明材料留存備查,單獨核算符合免稅條件的小額貸款利息收入,按現行規定向主管稅務機構辦理納稅申報;未單獨核算的,不得免征增值稅。依據《財政部稅務總局關于延續支持農村金融發展有關稅收政策的通知》(財稅〔2017〕44號),對金融機構農戶小額貸款的利息收入,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按90%計入收入總額;對保險公司為種植業、養殖業提供保險業務取得的保費收入,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按90%計入收入總額。優惠辦理采取“自行判別、申報享受、相關資料留存備查”的方式。
政策點擊:對縣域經濟發展成效較好且政府債務風險管控有力的縣,實行地方政府債務到期優先發行再融資債券,并加大一般債券和專項債券的傾斜力度,支持縣域基礎設施等重點領域補短板項目。
權威解讀:該政策主要是為了緩解地方政府當期償債壓力,從發行再融資債券和新增債務限額分配方面對縣域經濟發展較好且政府債務風險管控有力的縣(市、區)給予支持,允許縣(市、區)政府在安排預算資金償還到期債券基礎上,適當申請再融資債券,償還到期地方政府債券本金。2019年,擬支持縣(市、區)發行再融資債券552億元,擬轉貸縣(市、區)新增債券771億元。
政策點擊:獲得年度四川省縣域經濟發展強縣、先進縣和進步縣的縣,省財政分別給予6000萬元、5000萬元和3000萬元一次性財力獎勵。
權威解讀:2019年2月26日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四川省縣域經濟發展考核辦法》,根據考核辦法,每年考核產生縣域經濟發展強縣11個、先進縣9個、進步縣11個,省財政分別給予6000萬元、5000萬元、3000萬元一次性財力獎勵,獎勵資金總額達14.4億元。2019年7月12日全省縣域經濟發展大會對獲得2018年度縣域經濟發展強縣、先進縣、進步縣的30個縣(市、區)進行了表彰,兌現了獎勵。
新聞來源:四川日報
四川省商務青年企業家聯合會以助力四川經濟發展新格局,引領企業品牌發展新經濟作為本會核心服務,是企業與政府、企業與行業、企業與社會之間的橋梁和紐帶,是全省優秀青年企業家的“孵化器”和“大本營”。
申請加入青商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