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前,香港會議展覽中心,伴隨著川味十足的茶藝表演和眼花繚亂的川劇變臉,一臺四川“大戲”驚艷登臺。作為第28屆香港書展的主題省,四川展團盛大開幕。這是四川省展團首次作為主題省參展。連續舉辦多年的香港書展,背后的主辦方是香港貿易發展局。
一周前,香港會展廣場辦公大樓39樓,川觀君特地拜訪香港貿易發展局(簡稱“香港貿發局”)。書展之外,川港兩地還有哪些對話?在川港交流交往中,香港貿發局扮演了怎樣的角色?川港合作如何深化,四川和香港如何產生“1+1>2”的效應?來聽聽香港貿發局總裁方舜文的見解和看法。
談歷程:20年前即預見西部大有潛力
川港交流合作經歷了怎樣的歷程?香港貿發局在這個過程中發揮了怎樣的作用?
方舜文:在國家改革開放前20年,很多香港企業都會關注沿海。香港貿發局的工作就是讓所有企業去認識和了解那些很有潛力但并不被太多人了解的市場。雖然大家都把目光投向沿海,但是早在1995年,我們就在成都開設辦事處,因為那個時候我們已經預見到西部大有市場。
當時在四川大概只有100家香港企業。對我們而言,真是太少了。2000年,國家提出西部大開發,把西部的潛力介紹給香港的企業,這是一個重要的契機。2001年,我們組織了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團組,將近300人,涵蓋了香港20多個不同行業的龍頭企業,例如長江、和黃、新世界等,去了成都、西安以及烏魯木齊3個城市考察。隨后,很多香港企業,尤其是房地產開始在成都、四川發展,包括嘉里興建了香格里拉酒店,中環廣場也成為一個地標,IFS、遠洋太古里,都是之后發展起來的。
設立辦事處之后,吸引香港企業到四川、專業服務代表團到四川的同時,我們也鼓勵四川企業到香港做推廣,看一次是不夠的。過去20年,四川大約有80多次大大小小不同的推介會在香港舉辦。通過貿發局協辦,四川向香港乃至國際展示最新的發展。
除此以外,包括書展在內,貿發局每年在香港舉行30多場國際性展覽會。每年有將近4萬的參展商以及78萬的商家;其中有1600多家參展的四川企業,也有8000多家四川企業以買家的身份參加。這些國際性展覽會的參展商來自不同的國家和地區,這樣方便的平臺將四川的產品、服務與全世界的買家連接起來。
談合作:兩地企業密切合作,創造了很多成功的案例
IFS、遠洋太古里這些項目在成都家喻戶曉,除此之外,我們更關注兩地合作的一些項目。
方舜文:這樣的案例不勝枚舉。例如品牌推廣,四川茶葉品牌“竹葉青”和香港的著名設計大師陳幼堅創作了該品牌的高端產品系列——論道。雙方合作的“竹葉青”專賣店還贏得了“亞洲最具影響力設計大獎(DFA)”的銀獎。
再比如知識產權商業化,成都華珍藏羌文化博物館每年都能在香港國際授權展上取得好幾個訂單,她的羌繡產品和多個世界知名品牌達成跨界合作,包括日本彩妝品牌植村秀,美國咖啡品牌星巴克以及香港歷史最悠久的專業造型機構。
還有專業服務領域,縱橫國際會計師行有限公司多年為四川長虹電子集團有限公司提供財務分析及建議、內部風險管理、法定審計、稅務遵循服務、企業投資融資、財務及稅務管理服務、收購上市公司可能性建議、集團資本優化等全方位顧問服務。
談未來:四川依然是中國最具發展潛力的地方
你剛才說20年前,四川是中國最具發展潛力的地方,現在呢,這個判斷還成立嗎?
方舜文:當然是的。沿海城市也很有吸引力,但是它們發展相對完善。對于發展而言,土地資源仍然很重要,目前來說,西部還有這個優勢。不僅如此,四川還有交通樞紐的優勢,還有大學、科研、人才以及科技發展的優勢,這些都還沒有完全發揮出來。這么說,不是說深圳不重要、沿海不重要,而是強調四川要發揮出科技創新的潛力和優勢。
從中西部來說,中部武漢、鄭州,西部四川、重慶,都具有很大的潛力。以成都、重慶來看,兩地的交通樞紐地位明顯,有很強的輻射能力,再加上它們自身的商貿中心地位,兩地優勢明顯。走在成都街上,人們很悠閑,很懂得享受生活,這也反映出這個地方購買力很強,發展潛力很大。
談打算:川港應該聯手,共同踐行“一帶一路”倡議
下一步,香港貿發局的工作重點在哪里?與四川深化合作的意向在哪里?
方舜文:香港貿發局的目標就是做好香港對外貿易,這也是我們的工作。對內地來說,以前是把香港以及國際資金引進內地投資。現在呢,內地很多企業很有實力,也在升級轉型,希望走向國際,那么香港可以在品牌、專業服務、融資方面予以支持。下一步,就是共同將我們兩方的優勢加在一起,到第三個地方,開發全世界的市場。
“一帶一路”倡議鼓勵所有內地企業走出去,尋找并購、投資、產品服務等。香港是在“一帶一路”倡議下一個很重要的節點城市,要好好發揮在專業服務上的國際平臺、國際優勢,這是我們的強項,要利用投融資的優勢,配合支持內地企業一同走向全世界。我們認為,香港和四川也有很多可以合作的地方。
第一,四川有很多產品可以推向世界。例如,豐富的農產品要走向世界,在與國際接軌的過程中,產品包裝、品牌推廣都需要結合世界發展潮流。“打品牌”,香港有豐富的經驗,不僅將國外知名品牌帶入內地,也將內地品牌推向世界。這是值得我們多做一些工作的。
第二,物流。四川是海上、路上絲綢之路的交匯點。自貿區、空港以及國際鐵路樞紐給四川帶來了新機遇。很多香港的物流公司也在四川設立企業,希望發揮出四川作為物流交通樞紐的作用,把外國產品帶進四川,也把四川的產品帶向全世界。物流行業大有機會。嘉里物流、大昌行以及民生物流都在四川擴展業務。
第三,投融資。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包括發債、上市、融資等方面,香港擁有獨特優勢和專業服務能力。“一帶一路”帶來的跨境項目,無論是法律、稅務,都需要很多與國際接軌專業服務機構,香港經驗豐富。香港貿發局專門打造了專為“一帶一路”服務的專題網站,包括了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基本資料,以及全世界40多個辦事處能夠提供的服務。例如一家四川企業,想在俄羅斯做能源項目,就可以在網站上找到俄羅斯可以在融資、法律、稅務提供協助的公司。這個網站不僅面向內地和香港,網站60%的瀏覽者都是來自國外。
有沒有具體的合作領域呢?
方舜文:值得一提的有中醫藥領域的川港合作案例。中醫藥得到關注和重視,不只是在香港,也不只是在有華人的地方,在美國、加拿大以及歐洲,國外開始想更加了解中藥。但是中藥最大的困難是如何得到國際認可,通過所在國的衛生部門認可是不容易的。
2009年,香港貿發局組織中藥考察團訪問成都。川大華西藥業有限公司與香港現代化中醫藥國際協會會長、時珍藥業科技有限公司黃伯偉博士洽談合作。在幾年的互訪過程中,時珍藥業科技有限公司與加拿大相關機構合作,加拿大衛生部天然藥品和非處方藥局在2012年底批準由川大華西藥業有限公司研發生產的“樂脈顆粒”批準上市許可,這是國內中藥首個通過歐美主流市場的監管認可,可以顯示“療效”的中藥產品, 是中藥國際化的一大里程碑,也是第一個案例獲國際認可并批準上市的中藥。2013年,香港時珍藥業科技有限公司協助華西藥業獲得加拿大衛生的生產許可。今年5月,川大華西藥業披露,公司與香港新迪萊醫療中心有限公司簽訂“樂脈顆粒”加拿大銷售合作協定。
這是很好的例證,也是兩地可以深化合作的領域。我們希望更多了解四川的企業,了解他們對哪個國家哪個行業更有興趣,包括四川的強項、投資的興趣方向,以便香港來進行更好地配合。
談建議:旅游產業應該注入更多文化創意元素
您也曾任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的旅游專員,四川作為旅游大省提出了全域旅游發展,對此您有哪些建議?
方舜文:我認為,如果要讓一個地方有吸引力,對文化的認識很重要,要找出其他地方沒有而自己具備的特點。四川的少數民族有很多特色,但是安排的節目和活動,對不會普通話的人群怎么傳達特色,這也是很重要的。比如旅游資料介紹、包裝打造,要讓外國人更容易了解。
另外,最基本的紀念品也是很重要的。內地很多地方景色很美,但是紀念品沒有發揮出應有的作用。不要小看紀念品,當游客回到家鄉、送給朋友,要讓朋友覺得“很有特色,我也要去”,紀念品是重要的一環。還有,整體服務的感覺也很重要,四川的景色很美,文化遺產也不少,軟件方面就更加重要,就更需要軟件方面的配套。包括四川在內,內地有很多軟實力還可以釋放。
此次香港之行我們認識了一個想到內地創業的香港青年,但是苦于沒有門路,也遭遇了一些困境。對于這樣的群體,貿發局能夠做些什么?
方舜文:其實現在的年輕人并不想離開香港,現在要做的是鼓勵香港年輕一代放眼整個中國,不僅是香港700萬人,這不是太大的市場,內地就很不一樣。如果說有興趣就很好了,這是開始的第一步。
如果對某一個省份感興趣,我們在內地有13個辦事處,可以通過我們來聯系。同時,各地有很多香港商會,他們很多時候也在扮演向導的角色。先建立聯系,后擇優推薦。但是現在還沒有比較有針對性的活動。
在深圳前海有深港青年夢工廠,有很多優惠的政策來鼓勵香港年輕人到內地創業,目前已經有200多家香港企業。這是一個特別的項目,也是跟其他地方沒有的項目合作。其實,每年5月的創業日,香港不同機構會給初創人員提供資金、人才培訓支援。我們能做的就是邀請全世界尤其內地的創客基地,過來介紹當地創業環境、政策優惠,讓香港想出去發展的年輕人了解更多。
(來源:督院街30號)
四川省商務青年企業家聯合會以助力四川經濟發展新格局,引領企業品牌發展新經濟作為本會核心服務,是企業與政府、企業與行業、企業與社會之間的橋梁和紐帶,是全省優秀青年企業家的“孵化器”和“大本營”。
申請加入青商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