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互聯網第三方數據機構艾媒咨詢近日發布了《2017Q1中國跨境電商市場研究報告》,對當前跨境電商市場現狀、用戶行為以及發展趨勢等進行解析。報告顯示,2016年中國跨境電商市場交易規模達到6.3萬億元,增速為23.5%,預計在2018年整體交易規模將達到8.8萬億元。
艾媒數據顯示,近年來,中國跨境電商整體交易規模自2013年的2.9萬億元,已經上漲到2016年的6.3萬億元,并且始終保持高速增長,近年來跨境電商整體交易規模和用戶規模持續高速增長,并且未來幾年仍能維持較高點。數據還顯示,中國海淘用戶數量已從2014年的0.15億增長到2016年的0.41億,并且在2016年增速達到78.3%,預計仍將維持高速增長,全民海淘時代已經到來。
市場份額方面,在第一季度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洋碼頭憑借26.3%的市場份額占據第一季度獨立型跨境電商市場的冠軍位置,其次是小紅書和蜜芽,分別以24.7%、13.2%的市場份額位列二、三位。相較于找人購買、微商、出國購買等形式,52.5%的消費者偏愛選擇跨境電商平臺購買,這其中81.5%的用戶會持續選擇獨立型電商平臺,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商品性價比高和商品質量有保障。
用戶規模持續擴大
艾媒數據顯示,中國海淘用戶數量已從2014年的0.15億增長到2016年的0.41億,并且在2016年增速達到78.3%,預計仍能維持高速增長,全民海淘時代正在到來。
剛剛過去的“618”年中大促,中國消費者的購買欲望已經從國內延伸至海外。4990元的Adidas限量款椰子鞋、1799元的MK楊冪同款包包、729元的ChristianLouboutin女王權杖口紅……這些“奢侈品”已經成為普通消費者的日常之選。
瘋狂的銷售數據也在印證著中國消費者日益旺盛的海淘需求。洋碼頭“618洋物運動”訂單增長超20倍;網易考拉首日銷售額同比去年漲幅超過500%;天貓國際開場僅7分鐘成交破億……電商的交易數據折射出巨大的消費前景。
艾媒咨詢分析師表示,目前跨境電商市場仍存在巨大紅利。從需求來看,國人的消費觀念不斷升級,對海外購物需求只增不減,未來市場空間會繼續擴大;從政策來看,去年“48稅改”明確了跨境電商的貿易性質和稅制,今年3月新政更是規定跨境電商監管標準暫按個人物品進行,不再受制于通關單,有助于降低貿易壁壘,提高流通效率,對于行業發展意義重大。隨著跨境電商逐步走向規模化、規范化,未來市場前景不可小覷。
獨立平臺用戶黏性更高
相較于找人購買、微商、出國購買等形式,52.5%的消費者仍愿意選擇跨境電商平臺購買,源于跨境電商平臺往往能夠提供更好的正品保障和售后服務。
與此同時,相對于天貓國際、京東全球購、網易考拉、亞馬遜海外購等綜合型平臺,用戶對于有一定特色的深耕垂直型平臺,例如洋碼頭、小紅書、蜜芽、菠蘿蜜等黏性更高。
艾媒報告顯示,在中國海淘用戶選擇跨境電商平臺的考慮因素中,正品保障、貨品豐富度及物流速度等已經成為消費者最看重的幾點。81.5%的用戶會持續選擇獨立型電商平臺,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商品性價比高和商品質量有保障,選擇這兩大理由的用戶占比分別達58.1%和51.4%。其次,33.8%的用戶認為豐富的商品種類也是消費者持續信賴獨立平臺的重要因素。
根據艾媒2017年第一季度調查數據,中國手機海淘用戶最滿意的獨立型平臺中,洋碼頭以8.2分(滿分為10.0分)高居第一位,蜜芽和小紅書分別以8.0分和7.9分緊隨其后。
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自建官方物流貝海國際的洋碼頭,以更加快速、穩定的物流配送和極致的售后服務體驗,獲取了更高的用戶滿意度。
據悉,洋碼頭今年更是注重賦能上游買手商家,在流量、內容、營銷、數據等方面促進賣家多維能力全面提升,此前通過流量算法和產品改版,幫助商家匹配精準客戶,半年內轉化率提高了10%。
(來源:國際商報)
四川省商務青年企業家聯合會以助力四川經濟發展新格局,引領企業品牌發展新經濟作為本會核心服務,是企業與政府、企業與行業、企業與社會之間的橋梁和紐帶,是全省優秀青年企業家的“孵化器”和“大本營”。
申請加入青商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