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先機如約而至,成都正式獲批創建“中國制造2025”試點示范城市。據四川日報1月27日報道,工信部近日下發《關于成都市創建“中國制造2025”試點示范城市的批復》,成都成為四川首個入選城市。 此前,“持續做大做強工業經濟,圍繞建設國家重要先進制造業中心,爭創‘中國制造2025’試點示范城市”被寫入了2017年的成都市政府工作報告,并被列為新一年工作的重點。 值得注意的是,一月之內,從“爭創”到“創建”,成都站上了建設“全國重要的先進制造業中心”的風口。四川省社科院副院長盛毅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成都制造業有基礎、有規模,在西部很有代表性,“入選試點既是對成都的肯定,也讓成都可以先行一步、搶占先機。” “通過成都的試點,希望能夠得出一些結合西部地區實際的、符合內陸地區制造業升級的經驗、方法來。”他說。 去年9月,中國中車“成都造”A型車下線 為何在成都試點? “為西部樹立制造強市典型樣板” 去年11月,成都編制完成了“中國制造2025”城市試點示范申報書,并順利通過專家組的考察評估。專家組成員之一的中國工程院院士、華中科技大學教授李德群曾公開表示,成都的人才、產業、軍民融合、創新創業等方面優勢突出,在成都試點示范“中國制造2025”,意義重大。 根據工信部的批復要求,成都將圍繞實施政產學研協同創新、軍民融合體制創新、開放合作模式創新三項創新試點和現代新型制造業體系建設,創新人才培養、土地供應、要素配置、投融資機制、企業扶持等政策措施,將成都打造成為全國重要的先進制造業中心、國家基于全球戰略布局的先進制造基地,為西部地區樹立制造強市典型樣板,為“中國制造2025”在全國范圍內加快落實提供典型經驗和示范引領。 四川省社科院副院長盛毅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制造業的轉型升級是當前的重要任務,也是艱巨任務,成都制造業有基礎、有規模,在西部很有代表性,“入選試點既是對成都的肯定,也讓成都可以先行一步、搶占先機。” 盛毅認為,當前成都正在建設國家中心城市,肩負著引領四川全省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的任務,因此更需要去探索。他表示,通過成都的試點,希望能夠得出一些結合西部地區實際的、符合內陸地區制造業升級的經驗、方法來。 為何要進行試點?工信部相關負責人此前曾指出,開展以城市(城市群)為載體的“中國制造2025”城市試點示范工作是推動《中國制造2025》系統落地的重要抓手,有利于調動地方主動性和創造性,探索新常態下制造業轉型升級的新模式、新路徑。 公開報道顯示,自去年6月啟動“中國制造2025”試點示范城市創建工作以來,全國已有30多個城市向工信部提出了申請。根據計劃,今年將有20至30個城市入選。 試點意味著什么? “證明你有基礎和潛力,可搶占先機贏得機遇” 事實上,隨著西部地區在中國經濟發展中扮演著日益重要的角色,作為西部經濟大省的四川及其“長子”成都受青睞程度顯著提升,其中一個標志便是多個試點機會花落成都。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2017年的成都市政府工作報告中,“試點”一詞出現20次,可謂“高頻詞匯”,其中,回顧2016年,成都的試點機會包括被列入國家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獲批國家跨境電商試點城市、國家平行進口汽車試點城市等,與此同時,多個領域的試點工作將在新的一年中繼續推進。 在盛毅看來,之所以要進行試點,其目的就在于出經驗、出樣本。“我國幅員遼闊,選出具有代表性的省份,讓它們率先進行試點探索,總結出一些經驗,再推廣到更大的范圍,可以讓發展之路走得更順利、更好。” 在盛毅看來,“試點”資格既是對一座城市的肯定,“證明你有基礎、有潛力”,也賦予了城市先行一步的機會,“可以搶占先機贏得機遇”,同時,還可以帶動更多地區的發展,“發揮輻射作用。”
四川省商務青年企業家聯合會以助力四川經濟發展新格局,引領企業品牌發展新經濟作為本會核心服務,是企業與政府、企業與行業、企業與社會之間的橋梁和紐帶,是全省優秀青年企業家的“孵化器”和“大本營”。
申請加入青商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