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港城市是現代城市發展的最新形態,是全球分工的重要融合器,匯集了大量的客流、貨流、資金流、信息流,衍生產業高度發達,對搶占世界經濟發展的戰略制高點有重要意義。昨日上午,成都天府國際空港新城首批重大項目集中開工儀式在成都高新區三岔鎮舉行。本次集中開工項目總投資達306億元,涉及基礎設施、產業配套和公共服務三個重點領域,包括人才公寓、幼兒園小學以及體育公園等共52個項目。
“今年4月正式托管簡陽市12個鄉鎮以來,成都高新區加快推進成都天府國際空港新城建設,重點發展臨空型樞紐經濟、都市型服務經濟和創新型新經濟等主導產業,將其打造成為引領航空樞紐經濟的新極核、支撐國家內陸開放的新樞紐、匯聚全球創新人才的新家園。”成都高新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成都天府國際空港新城入庫項目達175個,其中已簽約項目22個,總投資超過2200億元。
9個基建項目開工
加速產業承載力和人才吸引力
此次集中開工的重大項目中,基礎設施類包括機場南線(一期)綜合管廊工程等共9個,總投資93億元;產業配套類包括新民住宅小區、新民社區小學和新民社區綜合體等35個,總投資200億元;公共服務類包括舊城風貌改造提升工程、飲水提升改造工程和污水處理提升改造工程等8個,總投資13億元。
記者了解到,總投資93億元的9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中,北一線、東一線、西一線、機場南線4個道路和綜合管廊項目備受關注。作為天府國際空港新城的環狀“主動脈”,這4個項目承擔著城市內部以及城市與新機場之間的水、電、氣、訊通道和交通功能。項目完工后將形成環狀的道路體系,區域內各片區交通循環將更加順暢。
值得一提的是,在建設天府國際空港新城的過程中,成都高新區引入了“先地下后地上”的綜合管廊規劃理念,預先在新城地下鋪設電力、通信、給排水、能源等市政管線,不僅利于提高城市綜合承載能力、完善城市功能、美化城市景觀,還將有效降低后期道路升級改造及維護成本。
預計到2020年
初步具備城市功能和產業承載能力
著力完善教育、醫療、休閑等基礎功能,加速形成產業承載和人才吸引能力,天府國際空港新城將重點打造總投資約200億元的35個產業配套類項目。其中,沿環湖路選址啟動一批人才公寓項目建設,包括藍綢帶社區項目、新民人才公寓、三岔鎮人才公寓一期、二期、三期等,同步配套中小學、幼兒園、社區綜合體、體育公園等公建設施,吸引更多創新創業人士來此落戶就業。
記者了解到,藍綢帶社區項目位于三岔鎮國寧村,緊鄰環湖路,距規劃的18號地鐵線三岔湖站約1公里,總占地面積1200畝,總投資95億元,可容納2萬居住人口。“項目按照10分鐘生活圈規劃,在社區中部布局社區公園、商業街區、小學、幼兒園、社區文化藝術中心和社區服務綜合體,形成多功能集成的鄰里中心。”成都高新區相關負責人介紹,同時,圍繞鄰里中心形成兩個居住生活組團,南部組團配套一處組團中心,包括社區綠地、幼兒園、社區服務綜合體等,實現5分鐘步行距離服務。“目前,項目正進行土石方施工,預計2019年年底完工。”
值得一提的是,今后小街區、慢行交通、智慧城市等人性化城市設計將成為天府國際空港新城的標配,市民在家門口即可享受10分鐘綠化慢行步道系統、15分鐘生活圈帶來的舒適便捷。此次集中開工包括8個公共服務類項目,總投資13億元。成都高新區將充分利用三岔湖旅游資源稟賦,對馬鞍山觀景臺進行提升改造,在此基礎上建設天府國際空港新城規劃展覽館,打造對外展示窗口和旅游熱點。
成都高新區相關負責人表示,預計到2020年,天府國際空港新城將初步具備城市功能和產業承載能力,與正式通航的天府國際機場形成合力,加速人才匯聚和臨空產業聚集,促進區域城鄉融合發展。本報記者 繆琴 宋妍妍 攝影 劉陽
新聞鏈接
成都天府國際空港新城
位于成都東南部、簡陽市西側,距成都中心城區約50公里,距雙流國際機場約51公里,距青白江國際鐵路港約70公里。轄區共483平方公里,下轄12個鄉鎮,戶籍人口總數31.7萬人。
(來源:成都全搜索新聞網)
四川省商務青年企業家聯合會以助力四川經濟發展新格局,引領企業品牌發展新經濟作為本會核心服務,是企業與政府、企業與行業、企業與社會之間的橋梁和紐帶,是全省優秀青年企業家的“孵化器”和“大本營”。
申請加入青商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