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機器人產業近來發展勢頭迅猛。2013年,中國成為全球最大的機器人市場,近幾年的平均復合增長率在30%以上。在日前由中國電子學會舉辦的2016世界機器人大會上,機器人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曲道奎向《中國科學報》記者表示,未來10到15年間,中國仍將保持全球最大的機器人市場的地位。
但未來無論是“中國制造2025”還是中國機器人產業的發展,關鍵要注重培育標志性的機器人龍頭企業,“因為這是機器人、人工智能和智能制造的核心力量”。
曲道奎介紹,當前全世界范圍內,都十分重視機器人產業的發展。美國近幾年一直在提及制造業的回歸,其核心支撐就是機器人和人工智能。“2012年美國就開始提出整個制造業的回歸,數字化技術、機器人技術是主要支撐技術。到2013年美國又提出新的機器人發展路線圖,即從互聯網到機器人。”他說。德國的工業4.0核心思想也是互聯網、物聯網、機器人、大數據等相互支撐,形成了一種新制造手段,重新引領整個制造業的發展。
“可以說現在機器人正在改變我們的生產方式,并帶來制造業的變革,同時機器人也在改變其他領域的變革,包括健康、國防、醫療等領域,今天的新一代機器人幾乎遍布人類的各個領域。”曲道奎說。
近年來,中國國產機器人也在迅速發展。 從市場份額占有率來看,中國本土機器人所占的市場份額從前幾年的10%左右上升到2015年的25%,增速在全球范圍內位列前茅。按照中國機器人“十三五”的戰略和規劃,到2020年這一比率有望達到50%。
中國有巨大的市場空間可以為中國機器人產業的發展提供支撐。”曲道奎說,雖然本土市場潛力巨大,但國內機器人產業也存在無序、低水平的惡性競爭等問題。要想在未來的世界機器人市場立足,國內的機器人企業應更加注重原創性技術的研發,“機器人是典型的技術密集型產業,技術創新、技術驅動永遠是在機器人行業發展壯大的主要路徑”。
對于機器人產業未來的發展,曲道奎建議,要推進工業機器人向中高端邁進,未來工業機器人在編程方面也要完全實現自主的模型,要在人機協作和移動機器人等新型機器人方面發力。同時,要促進服務類機器人向更廣領域發展,爭取在消防、救援、守護、醫療、公共服務及護理方面取得突破。
傳統機器人更強調機器和自動化,曲道奎認為,當前全球機器人發展正處在轉折點上,機器人發展更強調“人”的特性,即感知、數據、云這些技術。在這些技術上,國內和海外的起點很接近。
“盡管國外的經驗以及優勢在新一輪的發展中依舊存在,但不會像之前那樣懸殊。這就形成了很好的機遇窗口,加之龐大市場的支撐,中國機器人市場的前景更加可期。”曲道奎說。
四川省商務青年企業家聯合會以助力四川經濟發展新格局,引領企業品牌發展新經濟作為本會核心服務,是企業與政府、企業與行業、企業與社會之間的橋梁和紐帶,是全省優秀青年企業家的“孵化器”和“大本營”。
申請加入青商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