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第21屆中國(四川)新春年貨購物節重慶和貴陽分會場開幕。本次購物節首次采取成都、重慶、貴陽三地聯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參展數超過往年。
為進一步提升“四川造”在全國市場的知名度和占有率,借助年貨經濟的帶動效應,元旦、春節期間,四川省政府將在全國十余個區域中心城市同步開展“2017川貨新春大拜年”活動。這是我省助力“川貨出川”的又一次創新和探索。
多城呼應
讓川貨川菜成為消費時尚
各類假日是人們集中消費的旺季,春節更甚。
以東北首家川渝文化體驗旅游商街“巴蜀映巷”為例,周末一天的人流量高于工作日5天總和的5倍,四川特產店的日均銷售額可達10萬元。
四川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李蔚認為,假日經濟屬于休閑消費。居民假日休閑消費可對交通、旅游、餐飲、住宿、零售等12個行業起到帶動作用。一系列相關的消費活動產生“滾雪球”效應,也使得假日經濟這塊“蛋糕”越做越大。
為此,省政府決定集中舉行“2017川貨新春大拜年”活動,在消費旺季集體出擊,并根據不同的消費習慣,在北京、上海、廣州、長春、沈陽等10余個城市同步舉辦相關促銷活動,形成多城呼應,讓過年用川貨、吃川菜、品川味成為消費新時尚。
主動對接
省外門店帶動川貨銷售
川味譽享全球,但目前川貨在省外城市的商超、批發市場等主流渠道的銷售占比不足5%。
為此,“2017川貨新春大拜年”活動,將采取“企業主體、政府引導、協會參與、市場化運作”模式,商務、經信、農業等6部門協作,15個市州組織,商協會承辦,百家名品企業參與,通過營造“百企千店名品大團圓”的氛圍,聲勢浩大地推動川貨走出四川,助力產品走進專賣店、商超、批發市場等主流渠道。
同時,我省還將引導東坡酒樓、海底撈、三只耳等川菜企業的省外門店,以年夜飯、團圓宴、團購餐等服務消費為載體,帶動調味品等川貨銷售。
進入首都闖市場,打品牌。2016年12月29日舉行的“川貨進京品鑒推廣會”活動,率先拉開年貨出川大拜年序幕。
昨日,第21屆中國(四川)新春年貨購物節重慶和貴陽分會場同時盛大開幕,上萬種四川造商品向重慶和貴州消費者拜年,掀起一波新高潮。
集聚效應
情境認同打響四川品牌
省商務廳負責人表示,“2017川貨新春大拜年”活動以“有滋有味有川味”為主題,就是要放大人們對川味的情感記憶,有了文化認同,再打響川貨品牌。
今年,川茶首個區域大品牌“天府龍芽”正式亮相。川茶集團北京運營管理中心總經理蔣浩說,以前川茶單打獨斗,導致消費者對“川茶”的記憶混亂,現在實行“抱團出川”,記憶和認知被統一起來,人們對川貨的記憶也更加清晰。
北京工商大學教授洪濤對此表示認同。他說:“打造區域品牌不僅可以增加文化附加值,還能提升川貨在消費者心中的整體影響力。”喝早春綠茶,是川人的習慣。蔣浩透露,今年將制作川茶新春大禮包,推出2017早茶預售活動。“先打動在北京的四川人,再影響當地人的消費習慣。”
“情境認同,正是四川區域品牌獲得東北消費人群認可的第一步。”吉林省四川商會副秘書長龔勝說,比如前文提到的來“巴蜀映巷”的客戶大多是有消費需求的,這些人形成集聚效應,讓文化有了生命力。
(據四川日報等)
四川省商務青年企業家聯合會以助力四川經濟發展新格局,引領企業品牌發展新經濟作為本會核心服務,是企業與政府、企業與行業、企業與社會之間的橋梁和紐帶,是全省優秀青年企業家的“孵化器”和“大本營”。
申請加入青商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