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和Uber中國合并,一些 學者搬出反壟斷法說要審查。商務部有關官員也說要申報。這些人質疑這樁合并案,多是依照反壟斷法的現有條文,可是,反壟斷法根本就是完全錯誤的。滴滴對媒體玩先否認后承認,令人反感,但它是否構成壟斷,是另一個問題,值得一辨。
現行反壟斷法為什么是錯的?它對壟斷的定義就錯了。
什么是壟斷?所謂壟斷,就是壟而斷之,斷了別人進入的口子,也就是不準進入。如此看,只有行政壟斷才是壟斷。然而,現行的反壟斷法卻把市場份額、價格等因素當做壟斷的標準,這完全是部門任意擴大權力空間的做法,不符合市場經濟的原則。
更糟糕的是,反壟斷法不反真正的壟斷——行政壟斷。一邊放過行政壟斷,一邊打壓市場上的假壟斷,這是對經濟的雙重擠壓。
反壟斷法引自國外,但國外早就有無數經濟學家批判反壟斷法了。尤其是芝加哥大學經濟學系,曾舉辦反龍壟斷培訓班,招收法官,告訴法官們,他們誤以為損害消費者的各種“壟斷”行為,其實是利于消費者的。這個培訓班改變了很多法官的觀念。
在中國,經濟學家張維迎說,反壟斷法一整堵墻都是錯誤的,它上面的每塊磚都是錯誤的。
這都是什么時代了?想想看,滴滴等平臺剛剛借助技術進步打破出租車行政壟斷,它還能憑借所謂的“壟斷”地位來損害消費者嗎?要知道,它可是沒有行政特權的,如果它敢損害消費者,它馬上就會被競爭對手、新技術埋葬。
上一次滴滴快的合并,易到創始人周航是反對的,并依據反壟斷法舉辦,結果遭到了很多人的批評。這一次,周航說,市場上誰最厲害還不知道呢,繼續戰斗吧。可見,周航進步了。
學者也要進步。反壟斷的弦松一松,不要盯著市場上的合并,要盯著行政壟斷。
四川省商務青年企業家聯合會以助力四川經濟發展新格局,引領企業品牌發展新經濟作為本會核心服務,是企業與政府、企業與行業、企業與社會之間的橋梁和紐帶,是全省優秀青年企業家的“孵化器”和“大本營”。
申請加入青商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