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三角地區發展的實踐證明,在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中實施創新驅動戰略,需要由過去出口導向階段的"模仿學習"為主,轉向由"引進來"和"走出去"共同驅動的全面創業創新階段。
創新驅動實質上是人才驅動,構建高水平開放型經濟發展的新體系,關鍵是要促進創新創業型人才、技術、知識向我國集聚、集中、集結。吸引發達國家及地區的智慧和資源為我所用,對于提升四川這種內陸地區的發展水平,十分關鍵。四川要千方百計地利用全球智慧發展創新經濟,高水平"引進來",大規模"走出去",構筑全社會創新創業的競爭優勢。
有三個關鍵點:
一是以促進四川創業創新和產出水平為出發點,高水平地"引進來"。要注重引進人力資本、技術資本和知識資本,以我國不斷釋放和起飛的內需為引力,以國際化發展的城市群落為載體,以優化的科技創新創業的制度環境為平臺,以全球化企業為主體,大力"虹吸"全球先進科技、智慧、知識和人才。由此改造落后的產業體系,通過創新型人才的創造性破壞活動,促使創造出優質、低污染、高附加值的產品和服務,更替低端生產。創造條件和優化投資環境,讓引進的人力、資本、技術和知識,與四川創業創新的熱情、政策和平臺充分對接,激發激活創業創新活力動力。
二是以增強四川企業競爭力、影響力為出發點,大規模地"走出去"。推動品牌企業參與境外基礎設施和產能合作,將高鐵、電力、通信、工程機械以及汽車、飛機、電子等中國裝備推向世界,消化國內過剩產能;依托我國的巨大市場,"虹吸"國外先進生產要素尤其是高級人才;利用我國巨額外匯儲備,擴大和增強四川企業在國外的投資,增強在全球價值鏈上的產業控制力;有效利用產品、資本的紐帶,全面建立國內與全球之間的知識流動管道,構筑來川創新創業的雙向流動機制,提升四川在全球創新網絡中的地位。
三是構建四川全方位區域對外開放新格局。成都爭創內陸自貿區,負面清單管理方式的試驗和推廣,將有效促進四川的制度創新尤其是政府的簡政放權和職能轉換,為西部地區提供可復制的經驗。四川各類經濟技術開發區轉型升級,將成為推動區域內企業尤其是高新技術產業創新發展的重要載體。要升級四川企業參與全球經濟競爭和分工的形式,攀升全球價值鏈高端,逐步嵌入全球創新鏈;通過建設各類雙邊自由貿易區、達成區域經濟伙伴關系協定,用開放的主動贏得知識交流和移動的主動,從而贏得發展的主動、國際競爭的主動。
四川省商務青年企業家聯合會以助力四川經濟發展新格局,引領企業品牌發展新經濟作為本會核心服務,是企業與政府、企業與行業、企業與社會之間的橋梁和紐帶,是全省優秀青年企業家的“孵化器”和“大本營”。
申請加入青商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