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作為國家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如何改革創新,如何開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西南模式,如何利用國際國內兩種資源充分發展,是需要所有四川人思考的大課題。
區位特征決定改革創新須有四川特色,創新要素的有效整合決定改革創新的“四川高度”。“立足四川、面向西南、走向世界”是“四川特色”的根本。四川作為軍工大省、科技大省、教育大省,擁有一批實力雄厚、技術先進的國防重裝企業和科研機構、高等院校,應打破各種“門閥藩籬”,學會并善于利用市場活力來激發創新。
要以創新體系的構建來統籌四川的改革創新,以制度規范的建設來保障西南地區的可持續創新。四川應當一方面簡化行政審批制度、轉變政府管理職能、放寬科技創新市場準入、擴大科研經費的自主使用,從而最大程度地減少政府對創新主體的不合理干預;另一方面,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推進產學研合作機制的確立、開辟萬眾創新的沃土,以政策支持激發社會創新的活力。
四川立足西南,面向南亞。與四川毗鄰的南亞國家近年來經濟發展迅速,印度是“金磚五國”成員,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被譽為“新鉆十一國”成員,斯里蘭卡和阿富汗的戰后重建、尼泊爾轉口經濟戰略和馬爾代夫的海港旅游設施建設等,都呈現良好發展態勢,創造出了巨大商機。因此,發展我國與南亞的區域合作,推動中國—南盟自由貿易區的最終形成,從而實現中國與印度洋周邊國家的互惠發展,將為西部經濟進一步騰飛提供難得的歷史機遇。四川應當充分利用新興市場,深度融入全球化分工的浪潮,從而為“創新”的產出尋找市場利潤的保障。
改革創新要堅持“社會”導向,要將四川的地區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社會生態的和諧與改革創新結合起來。當前,中國經濟結構的轉型正面臨著關鍵時期,其間也出現了諸多“成長中的煩惱”。以環境污染為例,西部省區的工業化仍然是以“兩高一低”的傳統工業化道路為范式,部分省區的粗放經濟增長方式依然未有改變,其完成節能減排的可持續發展任務難度頗大。四川的改革創新要以“解決問題”為導向,不僅創造巨大的環境治理市場,同時也為社會和諧發展貢獻力量。堅持以促進社會和諧、生態和諧為主旨,將創新的成果應用于和諧社會建設,將為“中國夢”的實現作出貢獻。
四川省商務青年企業家聯合會以助力四川經濟發展新格局,引領企業品牌發展新經濟作為本會核心服務,是企業與政府、企業與行業、企業與社會之間的橋梁和紐帶,是全省優秀青年企業家的“孵化器”和“大本營”。
申請加入青商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