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關總署8日公布數據顯示,以人民幣計價,我國5月出口同比上升1.2%,為連續三個月正增長,但增速小幅回落;進口同比增長5.1%,結束了18個月的連降勢頭。
分析人士表示,5月份外貿數據與市場預期之間雖有差距,但整體上顯現出回歸理性的態勢。一方面,出口增速繼續收窄,表明外需雖有所回升但仍然偏弱;另一方面,在剔除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因素外,進口增幅擴大,表明中國經濟的內需驅動有所增強。
從環比看,5月份外貿數據表現略好于前值,但仍然不及預期。其中,出口環比雖有微增,但尚不能對中國經濟發展形成持續有效的支撐。不過,5月份進口表現搶眼,其月度增速高于同期出口增速,這在近年來并不常見。
“進口數據的變動,與此前公布的PMI進口分項小幅反彈基本保持一致,其中一般貿易進口同比增長3.9%,是帶動進口的主要力量。此外,大宗商品價格上漲也對進口帶來了一定影響。”商務部研究院外貿所所長李健表示。
數據顯示,5月份國際原油價格持續走高,但進口量同比仍有明顯增加。鐵礦石、銅礦石、大豆等大宗商品的進口量環比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表明內需也是支撐進口增長的因素之一。
不過,從5月份外貿數據看,外貿進出口企穩回升的勢頭并不牢固。專家表示,總體看,國內需求有所好轉,但外需依然疲弱,未來一段時間外部環境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可能更加突出,我國外貿進出口的下行壓力仍然較大。
另外,在美國經濟復蘇明顯好于歐洲的情況下,為何我國外貿出現了對歐洲增長、對美國下降的格局?
在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部副主任白明看來,這一反差反映了當前國際貿易中的一些新動向:“并非經濟發展一定帶來需求,需求也不一定成為中國的外需,但對于中國的外需,我們一定要牢牢抓住。”
“這實際上是一個重塑中國外貿價值鏈的過程。”李健表示,“十三五”期間,中國發展對外貿易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實現外貿從“大進大出”向“優進優出”的轉變。為實現這一目標,我國先后出臺了一系列促進外貿穩增長調結構的政策措施,目前,包括自貿區、貿易便利化等在內的政策紅利已逐漸顯現出來。
四川省商務青年企業家聯合會以助力四川經濟發展新格局,引領企業品牌發展新經濟作為本會核心服務,是企業與政府、企業與行業、企業與社會之間的橋梁和紐帶,是全省優秀青年企業家的“孵化器”和“大本營”。
申請加入青商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