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以“建筑科技——從摩天大廈到百姓人家”為主題的“對話新國企·科技創新主力軍”系列訪談在人民網舉行。中建鋼構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王宏在訪談中表示,未來30年,整個城市建設會發生一種質的變化,而鋼結構的裝配式建筑則是未來建筑發展方向之一。
王宏指出,未來30年,整個城市建設會發生一種質的變化:一是市場的變化。從大城市向城鎮化轉變;二是產品的變化。產品重心從摩天大樓到大眾化建筑的轉變;三是標準的變化。從重速度到重質量、重實用的轉變;四是未來的建筑行業,裝配式的建筑將快速發展起來。
王宏表示,過去的建筑,從材料上說混凝土建筑居多,從施工方式說大多是現場現澆建筑。未來會向裝配化方向發展。中國建筑未來將在兩個方向,一是混凝土預制構件系列,另一個是鋼結構的裝配式建筑。
王宏進一步解釋說,鋼結構的裝配式建筑,第一個是GS-Building類型。它還是用柱、梁、板,但是在工廠生產,現場像一個一個的部件一樣裝配起來。它有好多變化,一是生產方式發生了變化,整個的過程,應該說是在工廠生產,現場裝配的。這對藍領工人的職業化有很大的好處,可以把農民工變成產業工人,上崗之前,對他們進行培訓,按照不同崗位的要求,把他們培養成藍領的工人。
二是整個的生產過程的質量更可控。因為每一個構件,如果出現次品,可以讓它不出廠,可以讓它在工廠就可以進行返修,不會到現場產生這些次品。
第二個是ME-House類型,就是模塊式,像一個個盒子一樣,用它組裝成一個房子,就是未來無論是結構、水電、裝修,在工廠把它做成一個個的箱體,到了現場進行組裝,它更環保,更快速,安全性更加好。
“我相信,再用二三十年的時間,老百姓一定會住上2.0版的房子。它一定是裝配式的,更加安全,結構一定是鋼結構的,這種裝配式的房子。它一定是更加實用。根據每個人的需求進行定制化的設計,無論是它的材料,還是它的生產工藝過程將會更加綠色環保。這種2.0版的房子,不會太遙遠,一定會很快推出來。”王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