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企業家俱樂部2016綠公司年會今日迎來最重磅環節,在10人看10年的演講環節,壓軸出場的馬云對目前BAT的互聯網格局、目前如履薄冰的狀態,以及對于未來十年的看法。
在馬云演講前,樂視創始人賈躍亭先行進行了演講,而按照主辦方演講機制,賈躍亭需要接受馬云的提問。
賈躍亭演講接受后,馬云提問到:“前幾天有人跟我說,你在互聯網深圳大會上說了BAT,百度、騰訊、阿里巴巴壟斷了整個互聯網創業的資源,使得大家沒法混了。假如說我們現在換一下,你是BAT的一家,你該怎么做才好?”
其后賈躍亭回答說:“的確是壓力山大,馬云老師問的問題實在是難以回答。因為的確如此,每一個時代都會有一些代表性的企業,每個時代都會有一些壟斷整個社會資源的企業,但是其實這些都不重要,因為時代在不斷變化,每一個時代變遷的同時都會誕生全新的更加偉大的企業。所以,如何能夠突破上一代時代企業的封鎖,或者是大山,其實只需要一件事情,判斷下一個時代到底是什么,而不是在它們的延長線上去做創新,也更不是依賴BAT強大的資源,就像今天郭總講的,依賴BAT的入口,很多小企業都有這樣的想法,但是如果能從另外一個維度思考問題,能夠站在更高的維度,能夠站在下一個時代的維度去制定你的戰略,能夠通過自身的努力去走一條完全不同的道路,其實有可能你就會引領下一個時代。謝謝!”
在賈躍亭回答接受后,馬云開始了自己激情澎湃的“馬”式演講:
馬云:賈躍亭剛才回答得挺好,我是這么看,推翻了三座大山,把地主斗死了,農民不一定富起來。所以,我們內部都這么擔心過,微軟、IBM、Oracle搶占了資源,使我們沒有了今天。其實微軟、IBM和Oracle這樣的公司面臨的挑戰依然非常大,而且比我們想象得還要大。對阿里巴巴也一樣。
談BAT:你覺得BAT了不起,是想象力不夠
剛才俞敏洪講,我們這些公司十年內可能在,一百年肯定不在,教育會在,新東方會在,這里面犯了兩個邏輯錯誤。第一個邏輯錯誤,十年以內我們未必在,可能三年就不在了。現在哪個互聯網公司真正能紅三年?很難。第二,教育在,新東方未必會在。這是兩碼事情,教育不等于新東方,但是教育肯定會在。人類社會上有兩個行業永遠活得很長,一個是宗教,一個是教育。很重要的一點,他們是堅信有敬畏,也有感恩,也就是所謂真正信仰的力量和信念的力量。
我是最后一個講,最后一個講其實最大的悲劇就是前面的人講得太好,全講光了,沒東西可講,其實坐到最后一個人,最希望前面的人講得爛一點,我稍微講得好一點就過去了,但是前面大家都講得特別好,更可怕的是大家還講得特別認真。我自己覺得可能是很難講好,但我的題目是“想象力是未來社會最大的動力之一”。有的時候我們自己覺得自己做得很好,其實是想象力不夠。有時候我們覺得自己做得很爛,也是想象力不夠。別人講得很好,你覺得不能超越他,其實還是想象力不夠。
BAT大家都覺得它相當得了不起,但是你的想象力不夠,我估計也就兩三年格局就會變化,過個四五年我們這些企業是否還會在那兒,我覺得這些都是很大的問題。
談現狀:每一天都如履薄冰
我們現在每一天如履薄冰,所有做傳統企業的人都覺得互聯網企業的日子很好過,其實互聯網企業不好過,而且相當的難過,企業越大越難過,所有的企業,小企業最好做,做大了都難過,互聯網企業尤其難做,至少我講實話,我如履薄冰,每一天就像過一年一樣難過,每一年過十五年這樣的壓力。要不然我不會這個樣子。
大家覺得好象我們短短的十幾年內把企業做成這樣的規模、這樣的市值,其實并不短短,這十幾年在我看來,我的內心就像過了四五十年一樣,每一天非常艱難。
所以,如果讓我重新選擇下一輩子還做企業,我一定不會做成這個樣子,一定不會做成這樣的規模,一定不會做成這樣的影響力,一定不會把這個企業做成上市。這也是實話。
其實我們每一個人在未來的世界最重要的不是你做得多大,而是在于你做得多好。其實長和好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你要想做得長,你的做法是不一樣。你要做得好,你的做法也不一樣。有時候活得長未必活得好,活得好未必活得長,又要活得好,又要活得長,那是非常難的。你要活得長,你要少動,像烏龜活得很長,它不太動。你要活得好,你要經常動,蠟燭要燒得亮,那就燒得時間短一點,你要燒得長,就一定不亮。任何東西不能對立起來。
所以,我們不斷思考,如果重新來過我們會怎么處理這些問題。因為大家都談的是十年,我不善于談十年的事情,更何況這么多聰明的人、能干的人,把十年已經講得很透。
談未來:十年后會成功的事情我們就干
我跟郭廣昌不一樣,廣昌說他能判斷未來三年,他不知道未來十年,我們能判斷未來二十年、三十年,但是不能判斷明天。因為三十年我判斷了,你們也不一定知道,我也不一定在,你們可能也不在了。畫鬼容易,畫人難。你為未來怎么想都是對的,反正大家都不知道,沒法證明,但是明天的事情你很快就能證明了。所以,我其實這么覺得,假設我們沒有對20年和30年形勢的判斷,你是很難做兩年和三年形勢的判斷。如果這兩三年做對了,未必二三十年是對的,二三十年你基本上大局判斷清楚了,這兩三年做的事情不會相差太遙遠。
我花很多時間胡思亂想,我從來沒有覺得什么東西不可以想,敢想才會有未來。
剛開始做阿里巴巴的時候,我記得哪個很大的媒體登了一個標題,如果阿里巴巴這樣的企業會成功,無非是把一個萬噸輪抬到喜馬拉雅山上去。很多人找我說怎么看待這個問題,我說我們就把它抬上試試看。最重要的是你自己相信,這和忽悠最大的差別是,忽悠是自己不相信,讓別人相信。其實我們這些人是自己相信,你相沒相信不知道。
我自己怎么看呢?對阿里巴巴來講,未來三十年看清楚,未來十年、二十年、三十年,這個社會碰到的最大的問題是什么。如果說今天這么做,十年以后一定會有這樣的問題,二十年以后一定會有這樣的問題,那么你今天開始做,堅定不移這個方向,那時問題出來的時候,你能解決這個問題,這就是未來的戰略。
我是覺得你解決的社會問題越大,你所得到的回報會越大,你的企業也會越大。我是這么判斷未來,根據今天我們來看,濟南這么大的霧霾,中國有這么大的霧霾和環境的污染,毫無疑問十年二十年以后,中國的健康問題就會大出問題。今天如果開始以不同的方式投入到健康,慢慢地做,就有機會來解決這個問題。
我是這么看,像做企業,切忌是今天做,明天成功,天下沒有這么好的事情,今天做明天就會成功,我們公司做任何一個決定都會問一個問題,今天我們宣布這個事情,十年以后會不會成功。如果十年以后會成功我們就干。
如果今天做這件事情,下個月就有可能成功,這件事情一定不屬于我們,因為我們沒有錢、沒有資源、不知道什么時候中間竄出一個人中間拿去。因為做企業很辛苦,跟農民也差不了多少,你要做下去,等待時間,每天維護,每天運營,才有可能有未來。
所以,我自己覺得永遠要判斷今天任何國家的政策、任何企業的政策、任何社會上出現的問題,長遠十年、二十年、三十年會產生什么樣的結果。如果這個結果是負的,我應該做什么樣的行動去改變和影響它。這是我覺得我們對未來社會的判斷。
毫無疑問,中國今天經歷了幾個非常大的東西,比如反腐敗,很多人覺得太厲害了,幾乎很多政府不干活了。但是我告訴大家,今天這個陣痛在十年、二十年以后,經商環境會越來越好,以后可能不是政商關系,而是政商聯系,我們建立一套很好的聯系機制,而不是一個關系的機制,現在都是靠關系來。所以,我自己覺得有的時候今天的任何一個重要的政策的決定都會影響五年、十年、二十年以后,而你必須要做的企業就是影響那個時代的一個重大的格局的變化。
談創新:首先學會放棄或拒絕不做什么
另外一個,我自己也在干,因為每個行業都在講未來重要的行業,自己這個行業和自己看的行業,我覺得中華民族也好,整個世界未來的變化,尤其是中國這樣的變化,未來我非常同意是個教育的問題,但是我并不一定認同俞敏洪在臺上講的一些觀點,有些人講話有觀點沒思想,有的人有思想沒觀點,思想和觀點都合在一起,十分鐘也講不清楚。
所以,你能夠把這個講清楚已經不錯了。教育是分為兩個問題,有教,有育。中國的教是不差的,中國的教如果差,中國前三十年不可能有今天的發展,中國經濟不可能騰飛,鄧小平提出來,那個時代提出教育是生產力,知識就是錢,三十年中國教育巨大的進步使得中國有了今天,其實改革的最大的紅利、改革最大的動力之一就是中國有了強大的教。但是中國的育差了一點,育是文化,是體育,是想象力,未來的智慧競爭過程中,整個讓孩子每天讀書讀那么多,但是孩子玩的時間太少,如果孩子玩的時間少,就一定不可能會誕生真正的創新力和創造力。
真正的創新力和創造力是玩出來的,是體育、音樂、美術,是這些看起來似乎不重視,但是對人性的性格、想象力的塑造是多么的重要。我們今天并不要覺得我們自己的教育體系沒什么了不起,我覺得相當了不起了,但是我們在育的上面需要大量的投入,在人類社會過去300年,在教的經驗上面,這300年基本上走向的是科技的發展,知識決定了一切,科技決定了一切,但是300年以前是哲學、文化、信仰影響了人類社會將近幾千年的發展。大數據、云計算時代到來的時候,我個人覺得是教育會發生巨大變化的時代,是真正開啟過去的300年由于知識、科技、人類的眼睛在往外看,我們不僅看到了月亮,看到了火星,看到了外星球,知道世界發生了什么變化,我們不斷在獲取,不斷在獲得各種各樣的東西。但是真正教育的育是培養智慧,智慧和聰明的差異,聰明知道怎么獲取,需要什么。而智慧知道的是什么是我不要。
所以,我相信未來的三十年和五十年,人類要學會放棄什么,人們要懂得什么東西是我不要的,這才是真正的智慧。只有你知道什么是不要,你才能走得更遠,才能走得更好、走得更久。所以,我自己這么看,我們這個國家每個人都必須要有信仰,但是我們共產黨人也好,我們的企業家也好,我們所有的老板、教育者,我們必須要有信念,而信仰是什么?信仰就是感恩和敬畏,信念就是堅定地對未來的判斷,共產黨是了不起的信任。
我們每個人為了對技術的判斷、市場的判斷,是一種了不起的信念。只有有了強大的信念,因為這些信念不是忽悠投資者,不是忽悠別人,這些強大的信念是來自于你對未來的判斷堅定不移。只有堅持,只有堅定,只有每一天這樣做下去,你才能過去。但是在信念走的過程中有壓力,有誘惑,有挑戰,是否能改變?
我想從這個角度來看,人類社會未來最大的機會,中國一定會回到我們對昨天的感恩,對明天的敬畏,對今天的珍惜,同時我也相信任何一個企業,不管你有多了不起的宏偉的設想,你的所有設想,不管是十年、二十年、三十年,永遠相信你這個產品、服務解決了人類社會什么樣的問題,解決了社會什么樣的問題,你解決的問題越大,你的企業的成就將會越大,你的壓力越大,你為自己負責的時候你就是你,你要為13億人負責的時候,你就是習近平主席。
所以,沒有今天和未來,人類社會不管十年還是二十年,你覺得有多長,在人類幾萬年的歷史中也就是點點的一滴而已,我們每個人把握好自己,有什么、要什么、放棄什么,你永遠能夠把握好未來。
謝謝大家!
馬云接受第一位演講者聯想控股集團主席柳傳志提問:
柳傳志:提問題之前,我給各位介紹一下馬云的機智。我記得十幾年前的時候就聽廣昌還有馬云的諸多浙江朋友跟馬云挑戰長相,以此為調侃。有一次我在家里看電視的時候,正好看見主持人也拿這個話題跟馬云說,結果馬云的回答說,他認為男人的長相和智商是成反比的。當時得到了下邊一片喝彩。今天我才發現,原來男人的智商和成就是成正比的,現在所有人都覺得馬云長得比郭廣昌不差。
以前我認為企業的競爭實際是推動了社會的前進,因為兩個企業都在自己的跑道上跑,看誰跑得快,自然行業就進步了。今天有了互聯網企業以后,有了這么一種理論,認為互聯網是講究一家獨大,一家為王的這么一個行業領域。因此,在這個競爭中就有了一種好象只能夠一家存在、不死不休的感覺,因此在競爭中就顯得相當血腥。也有一些企業確實在自己跑的同時,往其他人的跑道扔石頭,這種情況已經屢屢發生。我就想問馬云,這種理論到底存在不存在,是不這么個狀況?你認為應該怎么辦合適?
馬云回答柳傳志提問:
馬云:謝謝柳總。
先回答一下比較重要的問題,就是郭廣昌長得帥和難看的問題。我自己這么覺得,帥哥你一看第一眼很好,時間長了會看膩了,越看越不好看。長得難看的,第一眼覺得難看,越看越好看,還是兩個不同的策略,你喜歡短的還是喜歡長的,我們選擇的是長期發展。因為長得不好看,你會習慣的,你會適應的,但是長得好看的,你會越看越不習慣。
關于企業的競爭,企業必須要有競爭,沒有競爭,就像人的體能一樣,你不鍛煉,沒有抗體,肯定不行。企業如人,我自己發現阿里巴巴也一樣,我們這十多年的發展,一直沒有把競爭作為主要的戰略,我們公司幾個戰略里面、舉措里面、措施里面、策略里面是沒有“競爭”這一說。很簡單,我們花更多的時間是要跟未來競爭,跟昨天去競爭。阿里巴巴是中國人創辦,但它不是中國人的公司,它是這個時代的公司。如果上一個世紀出現了IBM、GE、沃爾瑪這么了不起的企業,這個時代,我們這一代的年輕人必須創造一個讓這個時代感到驕傲,我相信一個時代為你驕傲的時候,一個國家、一個城市一定會為你驕傲。所以,這是我自己覺得我們跟未來競爭。
另外一句話,也未必每個人都理解你在說什么,因為缺乏了整個競爭意識以后,整個團隊就沒有競爭能力了,真的碰上對手以后,大家都是從高大上、假大空開始,以至于我們在整個發展過程當中必須要強調競爭意識,競爭不是為了消滅對手,對手是消滅不光的,天下怎么可能打得光對手。如果這個企業從第一天誕生,我是不太相信一家獨大這一個說法,商場如戰場,但是商場和戰場上有巨大的差異,戰場上只有敵人死了你才能活,商場上是敵人死了你未必活。所以,我自己這么覺得,你競爭的對手,跟別人競爭的目的是為了增加樂趣,跟別人競爭的目的是讓自己更強盛、更好地面對未來,而不是消滅對手。這是有本質的差異。我發現我們很多人花時間跟別人競爭,競爭的時候自己很痛苦,我自己這么覺得,競爭的目的是讓別人痛苦,而不是自己痛苦。如果自己很痛苦,別人不痛苦,那肯定競爭錯了。而且別人給滅掉的時候,其實你并不快樂。我的理解是競爭是讓自己更強大,能夠面對未來的挑戰,能夠走得更遠、走得更好,讓競爭帶來樂趣。
所以,我自己覺得我反對所謂的競爭只有一條道。至于在邊上去放一點東西也好,這種惡性的競爭,我認為格局不夠大,眼光看得不夠遠,一定要從遠,從歷史上看,從遠的來看。還是問這句話,二十年、三十年以內,你到底想要什么,你到底有什么,你必須放棄什么,你今天在別人邊上放一個小釘子的時候,我告訴你,你的員工會看不起你,你的客戶會看不起你,你的員工離開的時候很有可能成為你的競爭對手,他有一天也會在你的凳子底下放任何東西。
最可怕的是,如果你在競爭中用了不正當的手段,因為任何一個老板不是你做出來的,最后的結局是員工去執行的。你在教人家釘子放兩顆的時候,一個很強烈的信號,你的員工和同事從此以后不會相信你,因為你也有可能放這樣的釘子對付他。所以,我自己覺得大家做商業一定要明白這個道理,和氣生財,沒有和,沒有這些氣合起來我們怎么可能走得更遠。
所以,不管我們對未來有多么暢想,活好、活下來才是關鍵。活好、活長這是我們做企業比什么都重要的關鍵,對手只是在你路上過去中偶爾擦了擦、碰了碰肩膀,握了手、打了架、擦槍走火了而已。所以,未來來看所有人都可能不是你的對手,但是今天來看你邊上任何人都可能是你的對手或者是合作伙伴。
謝謝大家!
四川省商務青年企業家聯合會以助力四川經濟發展新格局,引領企業品牌發展新經濟作為本會核心服務,是企業與政府、企業與行業、企業與社會之間的橋梁和紐帶,是全省優秀青年企業家的“孵化器”和“大本營”。
申請加入青商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