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跨境電子商務企業提供單一窗口、“一站式”通關服務
2月29日,成都跨境貿易電子商務公共服務平臺正式上線。成都將為入駐平臺的跨境電子商務企業提供單一窗口、“一站式”通關、檢驗檢疫、減稅和外匯服務。
今年1月,成都正式獲國務院批準設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此次上線的公共服務平臺,正是推動試驗區落地的重大舉措之一。該平臺作為一個公共工具,將成為連接政府、企業、第三方服務商以及消費者的紐帶。
平臺頁面目前已設置政務服務、通關服務、商家服務、個人服務以及增值服務等五大綜合服務類別。此外,平臺已集成了多家電商企業、物流企業、支付平臺以及專業服務機構。平臺還集成了“關檢稅匯”等多個政府監管部門的資源,為企業提供“一站式”的通關服務和產業大數據。比如通關服務是平臺的核心服務,平臺上包括跨境電商的四種全模式,企業可以根據自己的商品類別和經營類型,來選擇自己到底做哪種模式;另一方面,平臺提供多元化的綜合服務。五大服務類別每一個都有細項,比如政務服務有最新政策解讀、信息查詢、單據下載等。商家服務包含訂單管理、多店鋪管理等。
延伸報道企業將相關信息在平臺上備案后
貨物從口岸到商場幾乎不停留
“入駐平臺的企業數目,每天都在增長。”2月29日,成都跨境貿易電子商務公共服務平臺上線發布會上,成都市商務委副主任李皓說,自從平臺一月份試運行以來,受到眾多企業熱捧。
那么,這個平臺將為成都的企業和消費者帶來什么?
“單一窗口”暢通貿易渠道
“平臺最關鍵、最核心的,就是要解決‘B’這一頭的問題。”李皓說,不論是“B2B”還是“B2C”,平臺最終的目的,是要打通貿易通道,讓企業把東西賣出去。
在發布會現場,“單一窗口”這個概念被頻頻提及,而這也是大勢所趨。“聯合國十幾年前就提出‘單一窗口’這樣一個各國貿易監管的發展目標,各個試驗區圍繞跨境電子商務建立的公共平臺就是往單一窗口的靠近。”APEC電子商務工商聯盟專家王健說。
那么,跨境電商企業使用平臺究竟能有多便捷?
以公共服務平臺的核心服務——通關服務為例。“以前,快件進關有違規風險;其次,貨物進件后需要堆碼,等待監管部門查驗后再申報,這個時間非常長。”平臺投資方、軟通動力信息技術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徐楷說,而企業采用平臺后,將會預先錄入訂單、運單、支付單“三單”信息,并進行預申報。貨物進來后,通過掃描商品的信息,就能和預申報的信息進行比對,極大節約時間和成本。
而在檢驗檢疫環節,將實行“備案+合格假定模式”。“企業將貨物類型及產地檢驗合格證明在平臺上備案后,我們對貨物只進行檢疫和查驗,看是否來自疫區以及證貨是否相符。”四川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副局長陳洪波說,這樣可以節省傳統模式中每批貨物的抽樣檢測,貨物可以幾乎不做停留地直接從口岸到商場。
消費者有望買到優質低價海淘貨
隨意點開平臺“熱賣商品”中的一款面膜,顯示價格為165元,發貨地為“香港直郵”,即便加上25元的運費,總價也低于“淘寶代購”普遍190元以上的價格水平。
更吸引人的是,由于平臺集成了多部門聯動的全方位監管,以及“三單”信息對貨物的溯源,可以最大程度地保障消費者“海淘”到真貨。
李皓說平臺商品的低價“密碼”,正是多項便利化措施疊加的結果。
在過去,“海淘”商品一般是以個人物品以行郵方式進關的,“在傳統監管模式下,我們對行郵物品的監管是比較嚴的。”成都海關監管通關處負責人說,“而在跨境電商監管模式下,平臺上的整個貿易鏈條是相對透明、全程可溯的。所有數據全流程無紙化,實現了自動交互。”該負責人說,從試運行情況來看,95%以上的清單都實現了全程無干預放行。其中最快從下訂單、航空運輸、清關、查驗到放行,三天內就搞掂。
另一個利好是,匯總清單的申報方式將使“海淘”有望不再“拼單”。“在這種模式下,一單貨物,也可以單獨進來。”李皓說。
四川省商務青年企業家聯合會以助力四川經濟發展新格局,引領企業品牌發展新經濟作為本會核心服務,是企業與政府、企業與行業、企業與社會之間的橋梁和紐帶,是全省優秀青年企業家的“孵化器”和“大本營”。
申請加入青商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