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互聯網拉平的世界,正飛速變化。
16年前,互聯網在中國起步時,人們絕對想象不到,16年后的中國會成為全球網絡零售最繁榮的市場。也少有人想到,后發的四川電子商務,短短5年便躋身全國電商第一梯隊。
答案在市場。激烈競爭下,電子商務紛紛由東部轉向西部,從城市“下鄉”。作為西部經濟大省、農業大省,四川擁有電商發展的廣闊市場。
答案在創新。從傳統的中醫藥,到炫酷的數字音樂;從大宗商品交易,到買菜、吃飯、洗衣等瑣碎日常,一批行業垂直平臺在四川誕生,四川掀起了“全企入網”“全民觸網”風暴。
答案更在未來發展的潛力。作為全國扶貧開發攻堅任務最繁重省份之一的四川,電商扶貧的集結號已經吹響,可以想象的是,在農村發展歷史上,電商將扮演前所未有的重要角色。“十三五”,如何進一步發揮電子商務的引擎作用?四川哪些電商模式可以推廣復制?哪些行業前沿值得關注?今日,讓我們一同開啟經濟觀察之《天府電商》,在這里,您可以讀懂四川電子商務。
聚焦
當資本紛紛從O2O領域抽離,四川本土最大的第三方支付企業——四川商通實業有限公司年前卻獲得了總額超過1億元的A輪融資,并加碼全面向綜合性O2O平臺轉型。
企業逆勢而上,是四川電商發展的生動寫照。數據也可以作支撐,年均增速50%以上,交易額4年增長5倍,四川電商躋身全國第一梯隊。電子商務,也成為了我省產業轉型升級新引擎。
“引擎”的力量,從何而來?
A
創新引領
“獨角獸”公司攪動行業生態
“我們正爭取第三輪融資,有上億元規模。”中藥材天地網董事長龍興超透露。中藥材天地網首創行業標準,由此對行業產生的帶動和影響,被資本市場看重。
中藥材生產橫跨100多個大型產區,過去交易要靠經驗,并且買家必須到現場驗貨,而天地網發布實施國內首個中藥材商品電子交易規格標準,使中藥材商品電子交易數據的參數實現了規范化、數據化和統一化。目前,該網站已有50萬名會員,占全國從業總人數70%以上,去年線上線下撮合交易總額150億元。
四川崛起越來越多“獨角獸”公司,融入全國電商生態。
截至目前,全省有17家上市企業涉及電子商務,20余家垂直平臺領先行業發展,中藥材天地網、新華文軒、咪咕音樂、九正建材、1919等5大平臺已成為細分領域的領軍企業。
業內認為,電商平臺早已不是傳統理解上的交易平臺,而是基于“互聯網+”的全新商業生態體系,是囊括了供應商、消費者、交易支付、物流快遞、金融服務等相關服務商的交互平臺。這個交互平臺可以產生海量信息,利用云計算、大數據技術,可延伸新的獲利空間。
這樣的“生態圈”將有效粘合起產業鏈各方。2010年才成立的1919現已成為全國酒類最大的O2O電商平臺。1919副總裁晉青海透露,1919通過直采縮短流通環節,商品價格比傳統商超低30%;依托全國400多個線下門店,就近配送,消費者下單后,19分鐘內產品就能送上門。晉青海介紹,企業擁有多項豐厚收益:為上游供應商提供高效供應鏈管理服務可獲利潤;用大數據挖掘會員需求,為經銷商提供精準的信息推廣可獲收益;聯合上游廠商開發定制產品也可獲得高額利潤……
B
深度融合
推動經濟結構轉型升級
去年“雙11”,四川網絡消費賣出額高于買入額5.4億元,首次實現順差。
這背后,是本地優勢特色產品市場競爭力的提升。去年,“四川造”網絡零售額達1269億元,服裝鞋包、3C數碼、家裝家飾、食品保健、家居用品類銷售位居前五,占比超8成。其中四川女鞋、家具產品占比均列全國第五。
近年來,四川深入實施“全企入網、全民觸網、電商示范”三大工程,電商已與農業、制造、外貿、服務等傳統行業深度融合,成為促進經濟增長的新動力和轉型升級的新引擎。
看規模。繼2014年交易額首破萬億元后,2015年四川電商交易規模突破1.7萬億元,同比增長42.1%,規模居全國第六。去年,網絡零售對社銷零總額增長的貢獻率超過24%,拉動社銷零增長近3個百分點。
看質效。全省規上工業企業電商應用率超50%,線上商貿流通業應用率提高到80%。全省電商企業近31萬家、電商平臺超2萬個,均較五年前翻了兩番。大批本土電商創業大軍走向大江南北,積極拓展中亞、歐美、澳洲等海外市場。
2月17日,紅旗連鎖發布年報時表示,2016年紅旗將重點圍繞O2O戰略,加大互聯網平臺的資源投入。解讀市場背后的深意,省商務廳電商處負責人認為,“電子商務顛覆傳統商業模式,線上線下跨界O2O融合,將會是傳統零售實體升級的‘標配’。企業,是順勢而為之。”
產業競爭新優勢凸顯。成都成為國家電子商務示范城市、移動金融科技服務試點城市、國家級跨境電商綜試區;17個國家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和20個省級示范縣,打開了農村連通市場的新世界;成都、綿陽、資陽加快建設跨境電商基地,涼山、瀘州等市州的O2O線下保稅展示體驗店遍地開花,2015年全省跨境電商交易額達2.6億元。
C
改革統領
推動廣泛參與電商眾創
走完企業核名、審核、制證等6個程序,只用了不到1個小時。80后小伙兒王海森拿到了綿陽涪城區頒發的電商新版營業執照后驚呼:速度太快!
優化辦證流程,是涪城區電商產業綜合改革“36條”新舉措之一。圍繞“取消一批限制、放寬一批條件”推行改革,新政自去年10月實施不到一個月,已發放59張電商營業執照,而2014年全年登記注冊的電商企業僅30家。去年10月,2015年中國(四川)電商發展峰會期間,我省在全國首開先河,為涪城區授牌設立四川省全面創新改革 (電子商務)試驗區。省商務廳表示,下一步將把試驗區的改革經驗向全省推廣。
以改革為統領,持續創新政府服務,電商行業發展瓶頸不斷被沖破。
年前,率全國之先,四川設立首個電商產業投資引導基金,首期規模為12億元;在此之前,首創的“財銀聯動”模式,為處于種子期的電商垂直平臺發放貸款達22.8億元,近千家企業受益。
首次舉辦全國大學生電商“三創(創新、創業、創意)賽總決賽”,160余個總決賽項目落戶四川,源源不斷為行業發展輸送優秀人才和項目。
2014年,我省將電子商務列入五大新興先導型服務業,集中力量加快培育。三年來,四川出臺了8個支持電子商務的意見或措施,針對一個行業密集出臺支持政策在我省并不多見,在全國也是少數。改革創新,出現的頻率最高。系列組合拳的實施,推動形成了電商眾創氛圍。
四川省商務青年企業家聯合會以助力四川經濟發展新格局,引領企業品牌發展新經濟作為本會核心服務,是企業與政府、企業與行業、企業與社會之間的橋梁和紐帶,是全省優秀青年企業家的“孵化器”和“大本營”。
申請加入青商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