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銀聯網絡和互聯網的快速發展,人們的支付方式日趨多元化、多樣化,既有傳統的現金支付,也有線下刷卡支付,還有基于互聯網的移動支付,滿足了不同用戶的差異化需求。金融與科技的進步和融合,改變著我們的生活,方便了日常消費。未來支付領域還將發生哪些變化?什么樣的支付方式更便捷?本期我們聚焦支付方式,圍繞刷卡支付、移動支付和現金支付的熱點話題,分析行業之變,展望全新圖景,希望能為消費者選擇適合自己的支付方式提供參考。
銀行卡創新支付方式正不斷亮相
手機刷卡炫又爽
在成都一家便利店,顧客選好商品后走向收銀臺,掏出手機在POS機的“閃付”感應區一揮,就完成了付款。
中國銀聯去年底推出的一項新支付方式——“云閃付”,只需一部具備近場通訊(NFC)功能的手機或一張銀行芯片卡,就可在POS機上進行非接觸支付。目前,全國具備非接觸支付能力的POS受理終端超過700萬臺,到明年5月,我國所有POS終端都將支持這種非接觸支付功能。
從“揣著鈔票買東西”到“一部手機走天下”,銀行卡支付環境不斷優化,人們對銀行卡的依賴性越來越強,支付方式也發生了很大變化。
數據顯示,今年春節期間(除夕至正月初六)銀聯網絡交易總金額達到3121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31%,其中老百姓日常類刷卡消費金額超千億元。而在春節前一周的交易高峰期,銀聯卡分別以單日1.07億筆的交易量和2950億元的金額,創出歷史新高。
僅僅10多年前,我國大眾的日常消費還幾乎全是用現金。2003年銀聯網絡的交易中ATM業務占比近八成,居民主要用來提取現金再去消費,直接刷卡比例僅兩成。隨著用卡環境逐步改善,2015年POS刷卡業務量已超過一半,ATM業務則下降到1/3左右,取現不再是銀行卡的最大用途,消費者對現金的依賴性逐步減弱。
中國銀聯數據分析師陳漢介紹,國際上有一個通用的指標叫銀行卡滲透率,指剔除房地產、大宗批發等交易后,銀行卡消費金額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例,發達國家這個指標一般都達到40%—50%,2002年之前我國不到5%,2008年已超過25%,2015年末接近50%。
近年來,我國銀行卡交易額持續快速攀升,從2013年到2015年,銀聯網絡轉接交易金額分別達32.3萬億元、41.1萬億元和53.9萬億元,增幅分別為48%、27%和31%。2015年一季度,銀聯網絡全球交易總額達到11.8萬億元,據相關研究分析,中國銀聯首次在交易額上超過VISA,成為全球最大銀行卡清算組織。
互聯網金融的興起,使創新支付方式不斷涌現,移動互聯網的交易份額也在逐步增加。
有一位“愛卡族”,手上持有多家銀行的信用卡,可以享受多家銀行的刷卡優惠,但卡片管理成了難題,隨著“銀聯錢包”的推出,“愛卡族”的煩惱迎刃而解。
作為互聯網與移動支付的創新產品,“銀聯錢包”綁定銀行卡后,就可一站式查詢所有卡片的交易明細、交易偏好及消費權益。實現線上交易的同時,還有在線辦卡、水電煤繳費、信用卡還款、手機充值、匯率查詢等功能。“正適合像我這樣有多張銀行卡的持卡人,太方便了!”
從交易數據看,今年春節期間,雖然絕對量上銀聯網絡交易仍以POS機為主,但從增幅來看,POS機金額僅為17%,移動互聯網等渠道的線上業務達到170%。截至目前,中國銀聯互聯網與移動支付用戶數已超過3億,接入發卡銀行超過500家,成為越來越多消費者的支付新選擇。
第三方支付連接數十萬線下商戶
移動支付新生態
當很多人還在掂量春節紅包讓“零錢包”鼓了多少,騰訊近日宣布,自3月1日起,對從零錢到銀行卡的超額提現收取手續費,轉賬恢復免費。從3月1日起計算,每位用戶有終身累計1000元免費提現額度,超出1000元部分按銀行費率收取手續費,目前費率均為0.1%,每筆最少收0.1元。
這讓部分已習慣微信支付的用戶抓緊趁著收費前把錢轉出來。“平時我把幾千塊錢放到零錢包里,上京東買東西方便,現在先轉出來再說。到時候收費了,這錢進進出出的雖然沒多少,但‘蚊子腿’也是錢,次數多了也不少,以后可以嘗試一下別的支付方式。”習慣于網購的消費者說。
一個互聯網企業的收費舉措,引發如此大的震動,可見移動支付在當下百姓生活中的分量。今年春節期間,微信紅包和支付寶紅包讓移動支付再次顯現驚人能量。數據統計,春節5.16億人參與微信紅包,紅包總收發次數達到321億個,比上年增長了近10倍,相較于3年前紅包剛推出時,紅包數量已經增長了數百倍。同時,支付寶通過“春晚紅包”的獨家互動平臺發出8億元現金紅包,“咻一咻”互動平臺總參與次數達到3245億。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快速普及,移動支付背后的第三方支付迅猛發展,第三方支付客戶數量增長。目前收取提現手續費,是為了爭取多留存第三方支付賬戶的沉淀資金,希望客戶將留存資金購買其提供的理財服務,或者使用在其消費支付場景中,增加客戶資金的黏性,強化其金融屬性。”中國社科院金融所法與金融室副主任尹振濤說。
構建場景金融似乎已成為第三方支付機構。只有擁有足夠豐富的消費支付場景和金融理財場景,才能有更多的資金沉淀在互聯網平臺上。支付寶、微信支付占據著80%的移動支付市場。如今,線下30多萬家店、線上眾多網站都可以使用微信支付,微信為支付構建起一個應用的生態體系,而支付寶的“觸角”延伸得廣而遠,不但在眾多消費服務場景及理財、保險等金融服務場景使用廣泛,此次春節借助紅包也開始拓展社交場景。截至去年11月,支付寶連接的線下商戶已超過50萬家。
在越來越多的商店,人們拿起手機掃個二維碼就能付款;在手機上就能交燃氣費、水費、電費,再也不用跑銀行;拿起手機叫車出行已經成了時尚;消費者也將越來越多的資金轉到這些平臺上購買理財產品……
不單是第三方支付機構注重打造消費支付場景。近日,招行與滴滴出行合作,將招行“一網通”設定為乘客支付方式之一,以后用戶可以直接在滴滴出行APP中用“一網通”在線支付車費,傳統的銀行卡支付正嵌入全新的出行模式中。“在‘互聯網+’時代,傳統金融跟互聯網金融是相向而行,最終會走向一個融合。融合點就是場景。”中國銀行網絡金融部副總經理董俊峰說,銀行要在客戶有需求痛點的地方挖掘場景,電子銀行未來會從經營渠道到經營入口,最后是經營場景。
去年央行公布個人賬戶新規,要求銀行為個人建立三類賬戶,實現賬戶分類管理,其中Ⅲ類銀行賬戶辦理限定金額的消費和繳費支付服務,并設置1000元的余額付款限額,更適合于移動支付。“從商品交易到個人投融資,再到非交易的資金往來,個人網絡資金賬戶得以全面激活,標志著個人網絡支付時代的真正到來,也標志著個人網絡金融時代的正式開啟。”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員周子衡說。
四川省商務青年企業家聯合會以助力四川經濟發展新格局,引領企業品牌發展新經濟作為本會核心服務,是企業與政府、企業與行業、企業與社會之間的橋梁和紐帶,是全省優秀青年企業家的“孵化器”和“大本營”。
申請加入青商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