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財經作家,吳曉波為經濟學家吳敬璉寫過傳記,點評過這些年馬云犯過的錯誤,梳理過歷代經濟變革得失。但他從來沒想過,自己有一天會走進中南海,參加國務院總理主持的經濟形勢座談會。
2015年4月14日,包括吳曉波在內的10名專家、企業家應邀參加了由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的經濟形勢座談會。他們其中既有李揚、胡鞍鋼、海聞、劉尚希、汪濤等知名學者,也有中興、海爾、新松機器人、網易公司的負責人。
“也許是因為我了解中國經濟廣泛的微觀層面。”這是吳曉波認為自己能被選中去參會的原因。他告訴人民網記者,2015年自己跑了全國1/3的省份,到國美、蘇寧、海爾等企業調研,尤為關注企業升級轉型。
而李克強更為關注中國經濟的轉型。早在2013年主持召開新一屆政府的第一次全體會議時,他就指出:“中國的經濟到了今天,不轉型我們難以為繼。”
在吳曉波看來,李克強總理提出的“互聯網+”正是促進轉型升級的良方之一。他告訴人民網記者,自2015年全國“兩會”上總理提出“互聯網+”的概念后,一把轉型大火已被轟然點燃,如今行走互聯網企業或傳統企業,無一不熱烈討論“互聯網+”。
正因為如此,吳曉波在4月14日的座談會上的開場白是:“現在民間兩把‘火’,其中一個就是‘互聯網+’。”
在隨后的匯報中,吳曉波建議推動跨境電商,用互聯網思維轟開突破口。他認為,跨境電商試點用互聯網思維應對全球化,是外貿體制改革中的“互聯網+”試驗,跨境電商的試點有機會在關、稅、匯、檢等通關政策上實現簡政放權、提高效率,達成真正的制度創新。
而就在2016年1月12日,國務院下發了《關于同意在天津等12個城市設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的批復》,同意在天津市、上海市、重慶市、合肥市、鄭州市、廣州市、成都市、大連市、寧波市、青島市、深圳市、蘇州市等12個城市設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
“從第一季度經濟情況來看,總理提出‘互聯網+’的概念后,各地企業家找到了改革的方向;總理提出的跨境電商,也已經在短期內看到成效。”通過參加經濟形勢專家座談會,吳曉波也更加感受到了政府簡政放權的決心,在他看來,“這根弦始終繃在總理的心頭”。
2015年12月20日,在接受人民網采訪時,吳曉波坦言,就自己接觸的官員來說,“這兩年變化挺大的,官員整個素質在提高,服務意識在提升,明白人多了”。
而提到轉型,就不得不提到日本馬桶蓋。2015年初,吳曉波在自媒體“吳曉波頻道”發的那篇《去日本買只馬桶蓋》火爆了微信“朋友圈”,中國游客寧愿舍近求遠去日本購買馬桶蓋的現象折射出“中國制造”因技術差距、缺乏創新而面臨的現實困境。
在那一年的全國“兩會”上,李克強就此話題回應,第一是要抱著開放的心態,反對貿易保護主義,讓消費者有權享有更多選擇。第二,中國的企業要升級,如果國內也有相同質量的產品,應該更有競爭力。
4月14日的座談會上,吳曉波還指出,在歐美主流市場的白色家電銷售中,中國制造的比例高達50%,可是中國品牌的比例只占3%,而且長期以來沒有擺脫低端化的形象。政府應鼓勵并扶持擁有核心技術的中國品牌走出去,嘗試打正面戰場,全力改善中國商品的形象。
事實上,就在開會的第二天,國家統計局公布了2015年第一季度經濟數據,一季度GDP增速為7%,創下2009年二季度以來的新低。
不過,吳曉波注意到,相對于傳統意義上的一些經濟關鍵數據,如投資、出口、消費及工業增長值,李克強提出了中國經濟良性化成長的三個新指標,那就是:充分就業、居民收入增長和環境改善。
在吳曉波看來,李克強對中國經濟的微觀層面十分關注。“相較于投資消費等數據,總理更關心就業率和居民的收入增長。從一季度來看,這兩個數據還是不錯的。這兩個數據好,說明經濟下行的抗壓能力還是可以的。”吳曉波表示。
他說,曾在中國最大的農業省河南掌印多年的李克強對節氣非常熟悉。在4月14日的會議上,李克強說,4月的農業正是“青黃不接”的季節,宏觀經濟也應該做好“銜接期”的工作,“這就好比騎自行車,我們一方面要看到豐收的遠方,同時也應該過好眼前的這個坎。”
四川省商務青年企業家聯合會以助力四川經濟發展新格局,引領企業品牌發展新經濟作為本會核心服務,是企業與政府、企業與行業、企業與社會之間的橋梁和紐帶,是全省優秀青年企業家的“孵化器”和“大本營”。
申請加入青商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