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成都海關繼續助推四川開放型經濟發展,其中包括支持汽車產業發展,促進龍泉公路口岸及保稅倉庫盡快建成使用;支持地方政府利用整車進口口岸和“蓉歐+”打造汽車全產業鏈;支持中韓創新創業園、中德產業園、中法、東盟等國別產業合作園區發展,打造具有示范效應和國際影響力的開放合作平臺;積極支持成都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建設,也被列入了成都海關今年的工作重點。圍繞促進四川外貿穩增長,成都海關今年推出實施6大“支持舉措”。
四川外貿總值“十二五”期間
較“十一五”增長1.5倍
統計顯示,“十二五”期間,四川實現外貿總值1.8萬億元,比“十一五”時期增長1.5倍。
成都海關相關負責人稱,剛剛告別的“十二五”時期,成都海關全力推動西部大開發、“一帶一路”戰略、“長江經濟帶”戰略、促進外貿穩定增長系列重大政策措施在四川落地,推動提升了地方對外開放意識和對外開放水平。通過全力支持開放通道建設,打通發展瓶頸。目前,支撐四川內陸開放戰略高地建設的通道已基本打通,初步實現了由內陸變為口岸、由開放腹地變為戰略通道樞紐的戰略目標。
同時,成都海關全力支持四川開放平臺建設,支持成都高新綜保區封關運作并實現擴區發展,成為四川外貿發展的第一平臺;支持“四中心”獲批,形成空、鐵、水“三位一體”的保稅物流體系。目前,四川已成為西部地區特殊監管區域(場所)最多的省份,特殊監管區進出口值在四川外貿總量中占比超過四成。
監管通關上做“減法”
進一步提升成都關區通關便利化
成都海關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是“十三五”建設開局之年,也是推進結構性改革的攻堅之年。在全方位開放的戰略下,口岸的概念將進一步拓展和延伸,內陸腹地將變為開放前沿,內陸地區將迎來新的開放契機。日前召開的全國海關關長會,明確提出“新設海關特殊監管區域要重點向中西部地區傾斜”。這些都直接表明了下一步中西部地區開放發展將成為重點。
然而,當前從國際經濟來看,全球經濟總體復蘇疲弱;從國內來看,長期積累的結構性失衡矛盾在經濟增速放緩的情況下將逐漸顯現。結合實際,成都海關在未來一段時期把著力點放在結構性改革上,堅持需求側和供給側兩側同時發力,將重點研究如何在去產能、降成本中發揮作用、防控風險,如何在培育新產業、新業態和新動力中有效作為、釋放紅利。
“具體來說,一方面要在監管通關上多做‘減法’,在明晰權力邊界的前提下,深入推進簡政放權、簡化手續、優化流程,通過提升通關便利化水平,不斷增強企業的‘獲得感’;另一方面要切實履行好在加強市場監管、提供公共服務、保護生態環境等方面的職責,創造更好的投資營商環境,支持四川優化外貿產業結構、產品結構、區域結構,推動外貿企穩向好、止跌回升。”該負責人進一步解釋說。
6大“支持舉措” 促外貿穩增長
成都海關表示,海關是外貿穩增長的“一線部隊”,在當前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外貿下滑的嚴峻形勢下,今年成都海關立足海關職能,進一步服務四川開放發展。
1、進一步支持開放通道的效能發揮。繼續以通道建設為突破口,進一步暢通和拓展對外開放渠道,支持四川建設輻射中西部、連接國內外的戰略性多式聯運綜合運輸體系,助力四川打造臨港經濟:在鐵路口岸,大力支持“蓉歐+”戰略,加強與相關海關合作,提升通道輻射能力和運輸能力,依托鐵路口岸打造貫通歐亞、通江達海的“一帶一路”大走廊;加快推動多式聯運監管中心建設,支持整車進口口岸實際運作,使各項功能得到有效發揮。在空港口岸,支持天府國際新機場建設;支持雙流國際機場開通更多國際航線,開展通程航班試點;拓展保稅物流中心功能,尋求業務增量;推動增設口岸進境免稅店,助力空港口岸打造綜合性國際航空樞紐。在水運港口,支持將瀘州、宜賓港納入國家“十三五”口岸發展規劃,充分利用進境保稅、離境退稅政策拓展口岸功能,促進“新絲綢之路”與長江“黃金水道”在四川無縫對接。
2、進一步支持平臺載體的功能拓展。繼續以支持平臺建設為著力點,推動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場所)整合優化:全力支持創設中國(四川)內陸自由貿易試驗區。積極支持保稅功能拓展,推動委內加工、貨物按狀態分類監管、保稅融資租賃等業務進一步發展,推動加工貿易向海關特殊監管區域集中和承接全國加工貿易梯度轉移。
3、大力支持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積極支持成都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建設,推動“雙創”和傳統產能改造升級,擴大有效供給。完善跨境電商監管平臺,優化監管模式,同步推動線上和線下建設,支持更多物流、生產、電子商務企業集聚發展,努力打造四川開放經濟的“新引擎”。
4、全力支持企業發展,繼續做好稅政調研,反映企業需求,爭取減免稅優惠政策惠及更多中小微企業。著力支持優勢企業“走出去”,參與國際產能和裝備制造合作,推動“全產業鏈出口”。配合地方政府為企業搭建對外溝通、綜合服務和產品展示平臺。支持川企利用保稅平臺參與全球化資源配置,助力“萬企出國門”。
5、積極支持重點產業和重點園區發展。積極支持汽車產業發展,促進龍泉公路口岸及保稅倉庫盡快建成使用,支持地方政府利用整車進口口岸和“蓉歐+”打造汽車全產業鏈。積極支持民航業發展,進一步提升通關服務水平,優化空港運作機制,協助吸引更多航空企業在成都開展保稅物流、保稅維修、保稅融資租賃等業務。支持中韓創新創業園、中德產業園、中法、東盟等國別產業合作園區發展,打造具有示范效應和國際影響力的開放合作平臺。
6、大力支持以成德綿為核心區域的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建設。主動對接成德綿試驗區建設發展,加強制度創新、模式創新,立足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場所推動政策疊加、功能拓展、流程優化,打造全面創新示范區,努力提高海關改革創新的層次和水平。抓住總署加快推動海關特殊監管區域整合優化的契機,進一步支持綿陽出口加工區實現轉型升級綜保區。
成都海關今年還將進一步深化自主改革,探索新領域改革實現新突破,推動企業和海關雙向減負,促進開放發展和海關業務雙向拓展。其中,將全面啟動“全域通”2.0升級版改革,開展流程再造和系統升級,拓展信息交互鏈條和范圍,提升企業服務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
四川省商務青年企業家聯合會以助力四川經濟發展新格局,引領企業品牌發展新經濟作為本會核心服務,是企業與政府、企業與行業、企業與社會之間的橋梁和紐帶,是全省優秀青年企業家的“孵化器”和“大本營”。
申請加入青商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