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12日,成都市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開幕,成都市長唐良智作政府工作報告。40頁的報告全文超1萬6000字,不僅回顧了去年成都的發展情況,還透露出今年的目標。在經濟指標上,GDP增長要達到7%以上。去年,成都的GDP總量為10800億元,若保持7%的增速,GDP將突破11500億元大關。此外,高新區將啟動擴區工作,或結合中韓創新創業園來選址。
今年,在民生方面,成都有何大動作?華西都市報記者從報告中梳理出工業強基、創新引領、服務業提升、城建攻堅等7個市民關心的關鍵詞,并予以解讀。2016年,蓉歐快鐵將延伸至荷蘭,全年開行300列以上。同時,新開工地鐵項目5個,力爭每年開通2條地鐵。開工建設5個水庫,建成3個濕地公園。不僅如此,成都還將爭取實施144小時過境免簽政策。
工業強基
“實施工業強基行動,加快建設國家先進制造業中心。”
布局3+N工業園區
工業是實體經濟的核心,也是城市強盛的根基。2016年,成都將如何發展工業?
政府工作報告明晰,成都將實施“成都制造2025規劃”年度計劃,以大項目支撐大產業,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同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5%。
為提升經濟發展,成都規劃了“3+N”工業園區布局。具體來看,打造以天府新區成都直管區、成都高新區、成都經開區為主體的“大創造”、“大智造”和“大車都”3大產業板塊,加上其他區(市)縣工業園區,構建“3+N”的工業空間布局體系。在中心城區以外的區(市)縣優化形成一批20平方公里以上的工業集中發展區。
同時,做優做強電子信息產業,打造世界軟件名城,力爭引進更多整車制造企業。
值得關注的是,報告還指出,成都將啟動高新區擴區工作。對此,成都市高新區黨工委書記吳凱表示,高新區擴區還在規劃中,目前的設想是結合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的建設及中韓創新創業園的選址,來研究擴區的具體選址。
創新引領
“加快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和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區域創新創業中心。”
新增科技型企業1萬家以上
成都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2016年成都將提升全社會創新力、創業力和創造力,研發投入增長15%,新增科技型企業1萬家以上。
成都如何實現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區域創新創業中心目標?該負責人表示,成都要打通“兩大通道”,激活創新創業資源。比如,打通政產學研用協同創新通道,提升環高校成果轉化。同時,協同在成都的高校共建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爭取設立西部國家科學中心。不僅如此,政府工作報告還提到,成都將強化知識產權的保護和運用,推動設立成都知識產權法院和成都知識產權交易所。
成都的創新創業靠啥支撐?人才!該負責人說,成都將制定具有比較優勢的人才政策,吸引更多創客做安逸的“蓉漂”,還會設立新興產業創業投資引導基金。
服務業提升
“實施服務業提升行動,加快建設國家服務業核心城市”
旅游總人數將突破2億人次
在經濟下行壓力下,成都的服務業如何提升?記者了解到,西部金融中心建設、打造國際購物天堂和建設世界旅游目的地城市或是突破口。
成都市金融辦相關負責人稱,成都有建設西部金融中心的實力。他舉例稱,成都是一座金融產業聚集的城市,有銀行、保險、證券等金融機構223家,小額貸款公司、融資擔保公司、投資基金等新興金融機構510家。在成都注冊設立的各類會計師事務所50余家。此外,2015年三季度,成都金融業增加值929億元,占GDP比重達11.9%,金融支柱產業地位進一步凸顯。
除了建西部金融中心,打造國際購物天堂,也是成都服務業提升的關鍵。自2016年1月1日起,成都開始正式實施境外旅客購物離境退稅政策,成為了繼北京、上海后,全國第二批實施離境退稅政策的六個地區之一,也是西部首個實施離境退稅的政策城市。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要啟動鳳凰山文化旅游主題公園等項目建設,旅游總人數將突破2億人次。
一帶一路
“實施融入‘一帶一路’行動,加快建設國家門戶城市和內陸開放型經濟高地”
蓉歐快鐵將延伸至荷蘭 全年開行300列以上
今年,成都將以打造國際樞紐空港城市為目標,啟動成都天府國際機場及場外配套設施建設,實施雙流機場優化提能工程。
除了構建“空中絲路”外,成都還要打造高鐵樞紐城市,加快西成客專、成貴客專和成蘭、川藏、成昆鐵路建設,力爭成蒲鐵路建成通車。同時,開工建設環成都經濟區和新機場高速。
成都市物流辦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成都正規劃建設“蓉歐+”陸港產業園,拓展國際國內物流“兩張網”,打造成都國際鐵路港。同時,他還透露,蓉歐快鐵的國際端將延伸至荷蘭蒂爾堡等歐洲樞紐城市,國內端延伸至沿海沿邊重要城市,全年開行300列以上。
對于“蓉歐+”戰略,成都市物流辦主任告訴記者,目前國內端已開通5條線路連接成都和沿海沿邊等區域重要城市,“爭取今年再增加2-3條線路,比如廣西南寧。”他說,蓉歐快鐵全年開行300列主要是以開出為主,預計每周發車3列。此外,列車提速也在進行中。目前從成都出發抵達波蘭約10天,今年將縮短至9天。
成都市物流辦主任還透露了成都國際鐵路港建設的最新進展。他表示,目前相關規劃正在制定,包括吞吐量、鐵路線路等內容,預計本月底完成規劃。
此外,政府工作報告還提出,今年成都將爭取144小時過境免簽政策。
城建攻堅
“實施城建攻堅行動,加快建設宜業宜居城市。”
構建大都市區發展格局 新開工地鐵5個項目
2016年,成都將優化城市空間布局,加快構建“雙核共興、一城多市”網絡城市群大都市區發展格局,完成大都市區規劃編制。同時,加快二三圈層區(市)縣“獨立成市”形成都市新區。
在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上,啟動高鐵天府站建設,完成紅星路、中環路、成洛路等道路綜合改造工程,確保成溫邛快速路建成通車,新改建村組道路1500公里以上。在軌道交通方面,新開工地鐵6號、8號、9號線等5個項目,加快5號、10號、18號線等9個項目建設,力爭每年開通2條地鐵,2020年運營里程達到500公里。
不僅如此,今年成都還要啟動都江堰有軌電車建設,啟動市域鐵路公交化運營改造。在中心城區,要完成1.6萬戶棚戶區、550個老舊院落改造,啟動20個老舊市場調遷。同時,開工建設成都城市音樂廳,規劃建設露天音樂廣場及音樂坊、奧林匹克體育中心。
記者了解到,目前成都城市音樂廳選址已基本確定,位于一環路南一段內側,用地總面積約45畝,包括建設一座音樂廳、一座歌劇院和一座戲劇廳及其他配套建筑。此外,奧林匹克體育中心也確定將建在成都天府新區內。
美麗成都
“實施美麗成都行動,加快建設國家生態文明示范城市。”
開工建設5個水庫 建成3個濕地公園
未來,成都如何實現天更藍、地更綠和水更清的目標?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成都將構建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建立健全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深化環評審批制度改革,推進建筑工業化和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
在生態建設上,開工建設江安湖、北湖等5個水庫,建成中和濕地等3個濕地公園。實施“增花添彩”工程,以再現“花重錦官城”勝景為目標,新增城市公園綠地10萬平方米,新建街頭小游園10個以上,加快26個賞花基地提檔升級。同時,啟動成都大熊貓國家公園的建設。
成都大熊貓公園將建在哪里?有何亮點?記者了解到,目前該公園已完成概念性規劃,預計本月上報國家審批。據成都市林業和園林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大熊貓國家公園規劃在龍門山山脈,涵蓋了龍溪-虹口自然保護區、黑水河自然保護區、白水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鞍子河自然保護區。公園的概念性規劃以保護大熊貓為主,涵蓋科考教育、社區建設、旅游等內容。
此外,在備受市民關注的擁堵問題上,成都正計劃實施交通擁堵治理“九大行動”和“九大計劃”。具體來看,“九大行動”包括交通需求管理行動、低碳出行激勵行動、公交線網優化行動等。“九大計劃”則包括法治交通計劃、停車綜合治理計劃等。
社會事業
“加強社會事業發展,讓市民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
建成成都博物館 啟動社區養老院三年達標計劃
今年,成都將如何發展社會事業,讓市民有更多的幸福感?
政府工作報告稱,圍繞民生民向民怨,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市民的根本利益,讓市民的生活更幸福、更有尊嚴。
在城市文化提升上,鼓勵社會力量興辦教育,建成300所標準化公辦幼兒園。加強歷史文化遺址和建筑保護,建成成都博物館、杜甫千詩碑等項目。
同時,完善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補充的多層次養老服務體系,啟動社區養老院三年達標計劃,形成醫養結合、全域覆蓋的養老服務格局。
對此,成都市政協委員、九三學社郫縣支社主委徐勇認為,養老工程的推進有很多細微的需求要考慮,“現在的護工隊伍,多以女性為主,行動不便的男性老年人需要類似擦身清潔的服務,會感到不太方便。”此外,他還表示,在養老服務業上,政府的主導地位和監管作用需要進一步加強,還應運用大數據分析,健全養老機構的布局和點位,使其網格化,實現真正的方便養老。
四川省商務青年企業家聯合會以助力四川經濟發展新格局,引領企業品牌發展新經濟作為本會核心服務,是企業與政府、企業與行業、企業與社會之間的橋梁和紐帶,是全省優秀青年企業家的“孵化器”和“大本營”。
申請加入青商會